[摘要]此后的5年,到2016年,就实现了2000亿元的营业额;再经过仅仅一年的时间,到今年底,吉利的营业额很可能会超过3000亿元。
盘点大众旗下的品牌,已经有奥迪、斯柯达、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保时捷等等;如今中国汽车民营企业代表之一的吉利也效仿这家“德国战车”,不仅“孩子”多,而且个个有一技之长,派往不同的细分市场去“打架”。
事实证明,吉利的这种并购策略,正是其选择快速向全球公司转型的一条捷径。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成绩来看,吉利总计实现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接近90%,行业排名前进4位到第6位,自主品牌则是第一位。如今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首家跨国公司,而且持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榜单。
吉利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中国其他自主品牌车企是否可以效仿?8月4日下午,在吉利汽车杭州湾研发中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张爱群等一众高管,就李书福布下的这个中国“大众”版图,给出了详细解读。
向全球公司转型
吉利汽车的全球市场布局早就开始启动。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当时吉利的发展很不乐观,沃尔沃也是赔钱在苦苦支撑,吉利最后通过借贷资金收购了沃尔沃,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冒险的做法。今天看来,吉利的眼光是长远的,沃尔沃不仅提升了吉利的全球品牌力,也给吉利灌入了大量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
随后,吉利还收购了澳大利亚著名的自动变速箱生产商DSI。因为福特减产和双龙倒闭等众多原因导致其面临破产,吉利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了DSI,并且学到了一定的自动变速箱技术,后来又以很高的价格把DSI卖给了双林集团,狠赚了笔差价。
2013年,吉利收购伦敦黑色出租车生产商英国锰铜控股,并将后者全部业务与核心资产尽收囊中。2017年6月23日,吉利又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最终协议,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通过此举,吉利正可把旗下品牌右舵版本投产到宝腾,并借助于马来西亚当地逐渐开放的政策优惠,打开整个东南亚的市场。而莲花将会被吉利重新设计和升级后继续销售欧洲市场,另外,莲花所拥有的跑车技术将会被吉利吸取和利用,未来可能通过这些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在国内销售。吉利的收购还有很多,甚至收购了硅谷的飞行汽车公司,为未来可能存在的细分市场进行布局。
这样,吉利集团拥有了吉利、领克、沃尔沃、伦敦出租车、路特斯等汽车品牌,覆盖主流品牌、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战线扩张至欧洲、东南亚。同时,在产业协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吉利的全球化布局。有分析指出,吉利在开放合作中通过跨国并购整合资源,实现全球协作发展,代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极具划时代意义的摸索和尝试。
合资公司节约大笔费用
吉利众多的并购整合操作中,最经典的,就是对沃尔沃的兼收并蓄。今年8月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再次与沃尔沃汽车签约,成立一家技术合资公司。新公司按照50:50的股比,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实现整车架构技术、高效清洁动力总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共享与零部件联合采购。
其实,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7年来,双方已经签署过多份技术转让协议,甚至双方共同开发了全新的中级车模块架构CMA,吉利在CMA架构上打造领克品牌,沃尔沃则在CMA架构上打造40系列产品。这一次的“亲上加亲”,吉利在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全球协同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在吉利全球协同发展新路径专题研讨会上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与国际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全面技术授权、协同采购的战略合作关系。吉利和沃尔沃将共同承担未来的研发费用和相应的采购成本,旗下的前沿技术也将通过技术合资公司授权,在吉利控股集团内跨品牌共享。”
自德国大众来到中国,与上汽进行合资,中国的汽车合资史已经有32年,生产技术,主要由外方公司向合资或中方公司进行转让。但是,这种方式,除了技术转让费外,每生产一辆车,还需要支付相应的技术费用,可谓花费巨大。吉利则彻底地改变了游戏规则,吉利-沃尔沃通过交叉授权,每辆车都不再需要给钱了。
虽然,戴姆勒曾经无偿向北汽股份转让奔驰E级车加长版V212平台技术,宝马也向华晨转让过N20发动机技术,这些都属于外方向中方进行的完全技术转让,但是,“合资公司使合作有了更加统一规范的形式,双方共同派遣团队在合资公司里,对技术合作、供应链开拓,形成更加紧密及时的协同。”张爱群这样解释说。
探索全球协作发展模式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汽车领域专家李万里在研讨会上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企业海外并购的重点不只是并购技术或者品牌,更是获得技术创新能力,重在提升持续竞争力。通过并购与整合形成的协同再创新能力,形成品牌与技术的全球协同发展,这才是提升中国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与中国其他汽车公司不同,吉利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外延和内生两种方式并重的发展道路,通过全球并购融入全球价值链。上述高管对记者表示,吉利一方面结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在全球市场不断寻找适合的并购对象,以实现外延式成长;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借助被收购公司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利用能力,促进内生有机成长。
事实上,吉利一直通过产品的出口、海外建厂和跨国并购等形式,不断向海外市场扩张,在全球寻找性价比最高的生产要素加以整合,在全球最适合的地点配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目前,吉利已经在研发基础最好的地点设立了研发和设计中心、在劳动力性价比最高的地点设立了制造组装基地、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建立了营销服务基地。让李书福本人都倍感骄傲的事实是,吉利正不仅融入全球价值链,而且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从1997年开始造车,到2011年,吉利用了将近15年的时间,实现了销售1000万辆、营业额1000亿元;此后的5年,到2016年,就实现了2000亿元的营业额;再经过仅仅一年的时间,到今年底,吉利的营业额很可能会超过3000亿元。这种加速度的奔跑,正是吉利通过集中优势、打通壁垒,全力推进技术的深度共享,从而让其全球协同发展的效应日渐显现。
“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这个作为李书福当初打造吉利的愿景,如今正通过其全球协同效应逐步实现。同时,在如今这股汽车产业变革大潮中,吉利会否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中的一名有力领导者,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