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频道

氢动力车solo纯电动车,你会pick哪一个?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搜狐   2018/8/3   浏览9688次   

[摘要]目前,汽车公司和专业的投资公司正在押注两种技术——预计将继承汽车行业数万亿美元衣钵的新能源市场:氢动力汽车和纯电动车。

当前,世界各地的主要大中城市都通过禁止使用柴油动力汽车来改善空气质量,汽油车也需要微粒过滤器来进一步提高排放标准。



在欧洲执行更加严格排放标准的同时,我国的国六排放标准也即将正式实施,据了解,2023年将实施的国六b排放标准将是世界上最为严苛的排放标准,足见我国对于空气质量的重视,同时相关部门也表示我国将在未来禁止出售汽柴油汽车。



内燃机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属于电动汽车的春天来了。


一些人预测电动车会掌控未来,一场新的高科技战争已经在全球汽车厂商的实验室中展开,这将不但决定着我们未来开什么,还将会指引我们“怎么开”。


目前,汽车公司和专业的投资公司正在押注两种技术——预计将继承汽车行业数万亿美元衣钵的新能源市场:氢动力汽车和纯电动车。



现在,私人买家购置氢能源车的数量少得可怜,并且,生产这种车型的公司同样十分稀缺,只有丰田、本田、现代、奔驰几家公司在产氢燃料车。


产量少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也就是加氢设备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全球的加氢站仅有约500家,单从数量上讲,这跟遍布全球的加油站相比,显然是少的可怕。但有一点氢燃料车和汽油车很像加5分钟氢即可行驶500公里。



再来看纯电动车,相比于氢燃料车,纯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普遍,并且越来越多的纯电动车开始提升续航里程,既满足了长途旅行的需要,又没有污染,最重要的是充电桩比加氢站多多了。


当然了充电问题依然是急需解决,即便是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充满电能够跑500公里的汽车也需要充电40-60分钟左右,但这对于时间宝贵的消费者而言仍然难以接受。



但纯电车也有它的优点,即不会产生尾气排放、仅需十几块钱就可以在公共充电桩充一次电,如果你有家用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家用充电桩,甚至还能免费。与此同时,感应充电的出现也使得摆脱传统充电线成为了可能。


还有,虽然氢能源车是燃烧氢来发电,但它仍需要电池组来储存电能,因此,储能及燃氢技术必须要跟得上形势。



氢能源车的成本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氢动力车不仅用车成本昂贵,其续航里程还不算强。举个例子,丰田的Miral氢能源车加一次氢需要约400元,续航里程约550km;而特斯拉的Model S充电一次仅需70元左右,续航里程也相仿。


也就是说,氢燃料汽车的购买价格和他们所使用的氢燃料应当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减少,而像德国、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国家正在大量投资氢燃料基础建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但据专家预测,氢动力车和纯电车不会在未来车世中共存,一定会有一个更优解。


捷豹I-Pace项目工程主管Dave先生说:“我认为这将取决于哪方先占据高位。”显而易见,这场“战争”一定会打响,且免不了“伤亡”。“技术周期也是决定哪项技术取得先机的重要因素”,Dave先生补充。


壳牌和道达尔等世界石油巨头都在支持氢动力方案。他们组成了一个包括中国能源企业、JXTG(日本能源巨头)和包括宝马集团、戴姆勒、本田、现代、丰田、长城汽车和博世几家汽车制造商在内的世界氢能源组织。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大石油公司的实力和众多汽车品牌的加入,氢动力汽车肯定会成为胜利者吗?


答案是不一定的,这种联合情况在15年前就出现了,但固态电池的出现可能会带来一种类似于詹姆斯单人对抗勇士一样的事情,“詹姆斯”力挽狂澜,将胜利的天平推向电动车一边。



现实情况就是,目前在特斯拉Model S、日产LEAF和捷豹I-PACE等汽车中存在的液态电解质化学物质,可能很快就会被固态电解质取代。


简而言之,这将带来能量密度的革命,并将电池的充电时间缩短至消费者可接受的最低水平。



“我认为固态电池是未来的一个巨大飞跃,”Dave先生说。“我们知道,充电时间和电池组理论接受电能的能力总是受到物理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限制。因此,从液态化学转变为固态化学就意味着即使是30分钟的超快传输电荷也可能缩短至5分钟,3分钟甚至2分钟,谁又知道呢”他说。


主流汽车制造商正通过投资氢动力和固态电池的研发来对冲自己的赌注,直到其中一个获得足够的业内认可,方可迫使另一方退出。



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如何保证氢能源“环境友好型”排放,以及氢从哪里来等等。


与此同时,固态电池也肯定不是一场能解决中国、美洲和澳洲欧洲等大型汽车市场的污染问题和化石燃料依赖的“及时雨”。



固态电池的优点包括更高密度的储能,这意味着需要研发更小、更轻、充电更快的电池组。但是它们充的电如何而来又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一些国家仍然采用烧煤发电,最大的问题则是他们的生产成本仍然非常高昂。


从目前来看,电动汽车的发展更具有优势,但是固态电池能否达到消费者期待的状态,我们还不得而知,氢动力汽车与纯电动车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仍然胜负难料。





(责任编辑:左佳)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