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东风日产“喜提”第1000万辆整车,选择轩逸·纯电用意何在?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汽车头条   2018/8/28   浏览9187次   

[摘要]在15岁生日过后的第二个月,东风日产迎来了一份略迟但却分量十足的生日礼物。


8月27日,在东风日产广州花都第二工厂园区内,东风日产迎来了第1000万台新车的正式下线,这也使得它成为了继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与上汽通用之后,第四家成功突破千万级别的合资企业。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


在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前来现场见证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不吝对东风日产的赞美之词。他直言:“东风日产是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力、合心的典范,也是东风公司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业务单元,为东风公司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同样亲临现场祝贺的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则一语道出了选择轩逸·纯电作为第1000万辆车型的关键:“我们将以导入最新的电动车为起点,向下一个‘1000万辆’目标冲刺。”



从2003年6月16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正式成立至今,东风日产已经在中国走过了15个整年。在合资企业当中,东风日产的资历不算悠久,但其成长速度却十分令人侧目。以1000万台整车下线为例,东风日产达成目标所耗费的时间仅为上汽大众的一半,比此前纪录的保持者上汽通用也少用了整整2年,成为了合资企业中最快拿到这一称号的企业。


尽管在速度上拿下了第一名,但事实上,东风日产在1000万辆整车的征程却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在创立之初的数年内,东风日产一直在探索正确道路的阶段徘徊,销量成绩也并不十分突出。直到后期产品不断升级、产品线进一步扩张以及企业在战略方向与管理上的调整进一步扩大,销量成绩不断上升,自2015年开始,东风日产连续三年跻身“年销百万俱乐部”。



回顾东风日产15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1000万辆整车下线实则来之不易。而在这一富有纪念意义的车型选择上,东风日产将4月刚刚亮相的轩逸·纯电定为了第1000万台下线车型。不难看出,对于自家的首款纯电动车型,东风日产无疑寄予了厚望。在此前日产发布的“M.O.V.E to 2022”战略计划与东风有限中期事业规划中,电动车的规划都是日产品牌在未来五年的核心内容。


作为东风日产旗下首款电动车型,轩逸·纯电在外观与内饰设计上基本与东风日产的销量担当轩逸燃油版看齐,动力方面则选用一款型号为TZ200XS5UR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达80千瓦,峰值扭矩254牛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38公里。



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除轩逸·纯电首次亮相之外,东风日产还带来了全新日产聆风与日产IMx KURO全电动跨界概念车两款纯电动车型,据介绍,日产将在今年推出一款基于日产聆风技术的新款电动车,并与东风汽车共同打造一款小型电动SUV,可以预见的是,东风日产将在近两年中在电动车市场持续发力,迅速扩大产品阵容。


而在谈到电动车规划时,日产汽车首席绩效官、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何塞·穆诺兹(Jose Munoz)向媒体表示:“在‘日产智行科技’的愿景下,日产汽车将加速在中国市场引进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日产汽车将引领中国市场进入全新的电动汽车时代,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稳定的电动汽车,以拥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轿车与SUV的同比双双失速下滑,但东风日产却在同时创下了7月单月与1-7月两项历史最佳销售记录,数据显示,东风日产在7月共售出80,242台新车,同比增长5.3%;1-7月份,东风日产已累计售出610,977台新车,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0.3%。


▲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


在销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东风日产也在为冲击新的高度做准备。上半年中,西川广人在日产阿根廷科尔多瓦工厂开幕式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仍有一些扩展空间,第一步是提高现有产能。第二步是我们可能会增加一个产能在30万至50万辆之间的新工厂。”因此,为实现2022年前在华销量增加100万辆的目标,日产在未来产能的扩建上或将马上有新的大动作。



可见,东风日产目前在应对市场大环境下行压力方面尚有余力,而鉴于日产聆风在全球范围内的热销,其未来在国内的电动车市场表现也值得进一步期待。





(责任编辑:左佳)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