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地上铁」获近3亿元B1轮融资,博将资本领投

来源:高小倩   36氪   2018/10/29   浏览8143次   

[摘要]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地上铁」)完成B1轮近3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博将资本领投,并由新股东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ITOCHU)、老股东启明创投和经纬中国跟投。

中国电动汽车网获悉,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地上铁」)完成B1轮近3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博将资本领投,并由新股东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ITOCHU)、老股东启明创投和经纬中国跟投。同时,中关村银行也为地上铁该轮融资提供了债权支持。


成立于2015年4月的地上铁,此前曾完成两轮融资。今年3月27日,地上铁完成3亿元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及启明创投联合领投,国电投和钟鼎创投跟投。去年5月23日,地上铁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至此,这家成立3年多的初创公司,已经累计完成3轮近6.5亿元融资。


据了解,此轮融资带来的资金,地上铁打算用来进一步推动公司第四季度全国城市网络布局精细化经营能力建设,联合主机厂提升对现有全网型重点客户的产品交付速度,并完善对电动车后市场和服务的构建。


谈及地上铁的业务,主要是为各大快递物流及城配企业提供新能源物流车队租赁(长租、短租和分时租赁)、销售及运营配套服务。


截至目前,公司运营的微面、轻客、轻卡、冷藏车等不同新能源物流车超16000辆,在全国已开设5个大区,业务范围覆盖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50多个一二线城市,自建场站和合作场站拥有超3000个充电配套网点。与此同时,公司服务的企业客户超1500家,包括京东物流、菜鸟、顺丰、“三通一达”等。



地上铁自称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那么它到底解决了行业哪些需求痛点从而开拓了商业发展空间?


最近几年,随着电商、快递等业务的发展,物流公司每年处理的包裹在指数级的增长——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17年全国共产生400亿件快递,更多的物流车运力需求也会带来更多的成本和污染。降本提效、绿色运输,已经成为这些公司的一大诉求之一。


早在2013年,京东物流就曾首次提出将新能源车应用在物流领域的计划,并于去年6月联合九大品牌商共同发起“青流计划”。4个月后,该计划升级,京东物流宣布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体系内几十万辆车更换为新能源车。同年底,京东在北京的送货车已经全部换为电动汽车,刘强东还强调“计划在2年内把所有汽油货车换成电动车。”到今年5月,由京东物流提出的“青流计划”战略已升级为京东集团战略。


除了京东物流,中国邮政集团和菜鸟网络公布了采用新能源物流车的规划。5月11日,中国邮政宣布启动“绿色邮政行动”,并表示到2020年,实现城市新增新能源投递车辆占比达到100%。次日,菜鸟宣布未来绿色智慧物流汽车计划“ACE”,并打算联合车企打造百万台新型智慧物流汽车。2个月后,顺丰也宣布,今年底计划投放纯电动物流车将近10000辆,替换全国30多个城市支线运输的燃油货车。


要知道,上述提及的公司已经都与地上铁达成合作。其中,顺丰目前租用的地上铁新能源物流车已有3000多辆。


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物流车节约成本在20%-25%,同时可以实现物流数据的互联互通做到预警前置。地上铁创始人兼总裁张海莹告诉36氪:“地上铁到18年底全国实际运营纯电动物流车数将比17年同期实现翻番超过2万台,并基本实现后台数字化管理。此次融资后的系统升级将为19年公司全国城市网络发力夯实基础,最重要的是在资产利用率、运营效率和安全管控上树立更大的企业竞争力。”


虽然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还面临各地路权政策落地进度不一、产品应用缺乏标准与支持等问题,但资本依旧十分看好。


“新能源是未来不可阻挡的趋势,短期看受政策驱动为主,中长期看是由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所决定的。在替换燃油车的变革期,2B市场、物流产业链末梢存在历史性机遇。“博将资本创始人罗阗向36氪表示,“地上铁建立的高效的运营体系、完善的服务保障及充电网络配套,在细分领域展现出突出的优势与潜力,符合博将资本TOP1/ONLY1的价值投资逻辑。”


而另一大投资方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可以依据自身的经验来帮助地上铁降本提效,甚至开拓海外市场。


该公司东亚区机械事业部总经理佐佐木将博表示,可以“结合伊藤忠物流中国市场业务,协助地上铁推进电动商用车的运营。同时和地上铁共同探讨,如何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使用效率的电动物流车解决方案,并对电动车电池的梯次利用展开深入交流,未来也会与地上铁合作将电动商用车运营的成熟经验移植到国外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朱栩霖)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