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取得商业化突破 自主碳化硅电机春芽萌动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赵玲玲   2020/12/25   浏览13720次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推广,产业链的相关布局和积累开始显现出市场竞争力,其中自主碳化硅电机已取得商业化突破。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推广,产业链的相关布局和积累开始显现出市场竞争力,其中自主碳化硅电机已取得商业化突破。


近日,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进电动”)高功率碳化硅控制器的定制版产品,获得了大众汽车旗下商用车集团TRATON的订单,将大批量配套其在全球市场的重型卡车及客车,包括曼、斯堪尼亚等品牌。




碳化硅电机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近年来,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发展进程加快,基本形成了从晶体生长到器件研发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以化合物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主,具备耐高温、耐高压、抗辐射等特点,适合应用于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充电桩上都有所应用。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第三代半导体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以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为例,综合参照Yole与IHS Markit两家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约为5.07亿美元,2023年则将增至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


精进电动董事长余平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碳化硅作为世界公认替代硅的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小的优势,是实现车用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提升的关键要素。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的普及和应用是电驱动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说其在乘用车市场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性能上,在商用车市场则是效率。客车、载货车是生产工具,经济性的重要性是远高于私家车消费市场。


记者了解到,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电机实现了质的提升。精进电动发布的全新高功率车用碳化硅控制器,最高功率可达700kW,最高峰值功率密度可达50kW/L,相关参数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采用碳化硅器件的电驱系统,体积可节省40%,重量减轻30%,效率提升10%。得益于碳化硅材料的巨大优势,近年来多家知名车企纷纷展开布局。2018年7月,戴姆勒在PCIM Europe 2018展会上公布将碳化硅MOSFET应用于电动汽车。特斯拉采购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MOSFET模块,单车24只,推测价格约1000美元。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将在旗下的电动汽车上,实现碳化硅器件对硅基IGBT器件的全面替代,将整车性能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10%。




企业多处在预研或验证阶段


据悉,精进电动推出的碳化硅控制器,根据车辆的不同工况循环,相对于硅基控制器可节能3%~6%,且继续保持了精进电动控制器的传统优势,例如高功能安全等级等。


“精进电动经过与德、日、美等国顶级供应商一年多的竞争,终于拿下了这个订单。这也是精进电动历史上最大的单一商用车产品订单。”余平对记者表示,碳化硅控制器配套全球著名的大型商用车集团,对于精进电动来说意义重大,是企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车用电机控制器的碳化硅模块,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核心,也是价值最大、重要性最高的半导体产品,更是未来碳化硅在汽车领域竞争的主战场。目前除了在丰田在普锐斯、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汉”高性能版车型上有所应用外,其他国内外车企均处于对碳化硅控制器的预研或验证阶段。


目前,国内车用碳化硅模块企业正在为配套车辆的全新产品进行验证,以做好量产的产业化准备。在碳化硅器件商业化落地上,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本半导体”)走在了前列。基本半导体总经理和巍巍告诉记者,基本半导体汽车级碳化硅MOSFET模块产线正在建设中,计划2021年底通线,2022年3月量产。


和巍巍介绍称,国内外碳化硅器件厂家不少,大概有20多家,能提供碳化硅MOSFET的大概有5、6家,基本半导体2018年推出了相关产品,是国内最早实现碳化硅MOSFET批量供应的企业。


自主碳化硅器件与碳化硅电机的商业化落地,不仅是新技术的飞跃,而且将进一步打破IGBT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局面。以英飞凌的IGBT为例,国内企业的IGBT产品与之相比至少还有两代以上的差距,约为8~10年。


“从当前的性能数据对比看,国内企业的碳化硅模块有不输于外资品牌的潜力,接下来就是双方在可靠性和一致性、成本和价格、技术支持和服务、产能和供应链保障等方面的比拼。我们紧跟国外先进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步伐,对于打破‘封锁’很有信心。”和巍巍说。


验证、成本、产能将是终极考验


与硅基IGBT相比,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弱势在于成本压力。余平指出,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大,碳化硅电机的成本会逐步摊薄。此外,市场的风险还来源于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质量保证能力。电机控制器中的碳化硅模块是动力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发生失效将直接导致电机失速,严重时有可能发生人身伤亡等重大交通事故,因此也是汽车企业高度重视的零部件。


对此,和巍巍强调,车规级可靠性试验验证,虽然成本高、周期长,但却是碳化硅MOSFET模块企业必须要认真对待并努力做好的验证工作。车规级的生产线、质量控制能力等对于碳化硅MOSFET企业在人机料法环各个要素的严格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追溯管理等方面也提出全新的要求。


由于传统工艺和硅材料逼近物理极限,技术研发费用剧增,制造节点的更新难度越来越大,相关技术进步开始放缓。这也给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弯道超车”的机会。


“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预估,未来3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成本会下降,将是小批量应用和部分量产的阶段;未来3~5年将面临产能不足局面,成本会有所提升,将是放量应用的阶段;未来5~10年产能会大幅提升,成本将进一步下探,价格逼近硅基IGBT,可靠性数据规模化积累,实现硅基IGBT的全面替代。”和巍巍介绍道。


据悉,基本半导体面向不同的应用,开发了传统封装和碳化硅专用封装的电机控制器全碳化硅模块,同时也在进行从材料到晶圆再到最终模块封装的全产业链布局,以为未来的规模化应用做好准备。


碳化硅的二极管和MOS管器件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源系统上已大量应用。而碳化硅MOSFET模块在新能源汽车上全面替代硅基IGBT模块,实现大范围的普及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未来10年,碳化硅MOSFET模块和硅基IGBT模块在汽车领域将会处于长期共存的一个阶段。碳化硅MOSFET模块的成本问题、产能问题和可靠性验证数据的问题一旦突破,前面将一马平川,车载碳化硅MOSFET替代硅基IGBT将势不可挡。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文:赵玲玲


(责任编辑:葛良宵)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