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内快递物流领域,各类自动驾驶货车及机器人在高速干线、物流园区、小区、楼宇等细分场景,已经形成小规模示范,但面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11月,四部委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实施指南(试行)》,为自动驾驶规模化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基于此,中国、广州花都区,于2023年12月28日下午在广州市,联合举办“构建快递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应用新生态”高端研讨会,暨百人会2023年第33期(总第82期)高端研讨会。
广州市花都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花都汽车城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志杰,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城管委会副主任汤志方,广州市花都区交通运输局总规划师刘景辉,广州市花都区招商办副主任、花都经开区管委会三级调研员卢建新出席研讨会。
应邀在现场参加研讨会的嘉宾,包括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促进会、香港科技大学的行业专家,以及智加科技、腾讯、火山引擎、文远知行、毫末智行、新石器无人车、京东物流、行深智能、白犀牛、地上铁新能源车服网络、易咖智车、镭神智能、理想汽车、方禾数据、中通快递、圆通快递、极兔速递、玉兔冷链等40余位企业代表。与会者围绕快递物流领域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路径、瓶颈及发展建议等,进行交流和讨论。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主持会议。
经过充分讨论,与会专家达成以下共识:
1.自动驾驶即将深度重构快递物流领域
2023年10月23日,我国快递单量较2022年提前39天突破了1000亿件,人均日单量达到0.25%,即每个人平均每4天就能收到一个快递,而人员缺口大、运输安全、运营效率和成本仍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物流自动驾驶已经实现全场景布局,包括干线、城市内的门店间、最后一公里配送、园区内等,涉及重卡、轻卡、无人配送车、机器人等各类车型和工具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未来实现全无人运输后,所有运载工具可以向无驾驶舱的形态演进,这样既能提高容量,又能降低成本。有些企业还在车路协同、高速编队等前沿领域探索。行业内尽管各企业技术路线不同,但是均向无人化、商业化、规模化方向推进,爆发式增长已经非常接近。
物流全过程的数据化、信息化在加速重塑全产业。物流行业往往管理受限于人员管理口径,运输工具实现信息化、可控可观后,将提高扁平化程度、减少网点个数、减少网络层级,通过新运输模式和管理模式,优化全行业整体效率。
应结合海外市场特点,实现自动驾驶应用出海发展。海外有很多老龄化严重,且劳动力更紧张的城市,如日本、韩国、欧洲,它们对无人驾驶的需求量旺盛,可以尝试拓展全球化市场。
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随着120米以下形成标准化的作业场景,将来无人车、飞机和无人机之间协同发展,形成地空全域运输新模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2.制约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
目前仍有一些亟需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感知、大模型、线控底盘等关键技术方面,仍需持续攻关。
缺少统一的标准,延缓规模化应用。以无人配送车为例,政策侧,各地运行要求割裂,行驶速度方面,有的城市希望不造成交通拥堵,行驶速度至少达到50km/h,但这超出低速的范围且有安全风险,而有的城市参照电动车限速,不允许超过20km/h。叠加配送车车型容量等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延缓了行业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速度。
尚未开放全区域、全时段的路权,无法产生大规模商业价值。路权方面,同城市内仍无法跨区运输,干线运输的跨城市运输限制会更多,有的车完成演示后被闲置,并未在实际运营中产生商业价值。行驶时间方面,早晚高峰期、特殊天气不允许运行,对于无人配送,这将错过运营需求的高峰期。
快递人员与无人驾驶协作模式不清晰,暂未明显提升全行业效率。当前,快递工作人员集往返运输、装卸、分拣等工作于一身,约四成的时间在客户处交付,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实现主要场景的运行,但仍未明显帮助快递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有些时候造成人员替代的危机感窘境,使推广受阻。
3.建议共建物流上下游产业新生态
上下游协同构建人机协同新生态,运载工具向无人化方向发展。自动驾驶企业、物流行业联合探索新人机协同模式,优化物流行业无人化作业方式,快递工作人员聚焦客户交付,而运载工具聚焦运输和分拣,并做好人和机器的交接,尝试优化闸口、网点布局等关键业务环节,整体提升行业效率。
各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强联合的联盟。产业协同方面,云计算、线控底盘、自动驾驶算法等核心领域,持续完善支撑技术能力。基础设施方面,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布设前,政府可以收集车企、自动驾驶应用方、建设方、运营方等多方意见,优化解决问题的优先级,推动全区域的创新应用,以应用带动技术和产业发展。
建议在局部区域、局部道路进行先行先试。在人口和交通相对可控的区域尽量多开放,甚至可以动态开放,形成企业、用户、运营方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