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人物专访

林伯强: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发展是挑战更是机遇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2015/10/9   浏览8962次   

[摘要]中国以目前经济实力,以及解决环境污染的紧迫性、保障能源安全的动力,在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发展中应当可以占据重要位置。

 

中国以目前经济实力,以及解决环境污染的紧迫性、保障能源安全的动力,在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发展中应当可以占据重要位置。

 

从2005到2014年的十年间,中国汽车消量年均增长16.9%,远高于同期全球汽车年均3.3%的增长;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349万辆,世界第一,而整个欧洲和美国的汽车销量仅分别为1848和1684万辆。国际上一般的经验是:从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到普及大致需要20年时间,从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开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汽车消费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当人均GDP达到4000至5000美元之间,每千户居民汽车拥有量可以超过200辆,进入汽车大众消费时代。中国2014年人均GDP接近7600美元,但是每千人拥有汽车约为113辆,千人汽车保有量超过200辆的仅有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因此汽车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正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电动车的发展对改善城市环境有重要作用,有益于雾霾治理。电动汽车还是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提供了通过能源结构改变(减少煤炭,增加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的可能性。

 

目前由于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很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除了充电设施和其他支持政策问题,储能技术(电池)也是一个主要发展障碍。储能技术的突破可以改变整个能源发展进程,除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还将有力支持太阳能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支持分布式太阳能风电,从而解决电网对太阳能风电的发展约束。

 

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将是石油强有力的替代品。长期而言,油价的最大威胁可能来自于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将使风电太阳能对传统化石燃料的大规模替代成为可能。因此,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和风电太阳能的结合,可以形成对石油的清洁有效替代,而且同时满足保障能源安全、雾霾治理和低碳发展等多重目标。虽然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对石油替代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近年来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进步迅速,作为石油替代的威胁越来越明显。长期而言,电动汽车发展的石油替代是中国减少石油对外依存的最重要方面。

 

中国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对相关产业影响很大。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主要通过电力实现,其成本和机会都会体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储能技术和充电设施。对于电网公司来说,必须配合政府研究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可以通过最优充电基站的布局,来弥补电池的不足,包含选择充电基站的分布和建设,以及如何大规模商业运行。石油企业对电动汽车的前景和潜力应该敏感,由于与电相关,而且充电形式可以多模式,电网的优势比较明显,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一旦有大突破,石油企业的成品油消费市场将受到真正的威胁。就是说,当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能够有效进行石油替代,电网与石油企业的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

 

中国在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并不很大,甚至还具备一些优势,通过努力完全有条件生产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有足够的能源保障,还需要同时满足环境约束,开发新技术和新能源是一个必须选择。因此,中国具有发展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迫切性和积极性;其次,政府可以集中使用政策和资金来推动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开发利用需要巨额投入,仅靠市场可能难以满足;再次,目前中国整体科研能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相对低廉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也是中国的优势;最后,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开发利用是一个经济问题,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很重要。中国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是全球汽车的主要增量市场,可以为研发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提供广阔的获利空间和研发积极性。

 

因此,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发展是挑战,更是机遇。政府显然可以做很多事情,比较重要的应该有两个方面。首先,要在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领先,除了政府的研发投入和行政手段,还必须从政策上引导技术研究和企业经营有效结合,为新技术开发提供各种保障,包括通过有效的配套政策,为新技术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引导人才、资本向电动汽车产业流动,为产业创造便利的融资条件;其次,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建设一般分3个环节:研发、制造和利用(充电模式)。政府对于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发展的支持(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应该主要关注研发和充电模式发展,尽可能由市场解决制造环节问题。所以,如果政府能够重视并相应投入,通过政策支持提高发展积极性,中国将有可能在全球迅速兴起的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领域,拥有重要地位。

来源:中国科技网


(责任编辑:许江琴)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评论

原评论:
2015/10/20 16:08:04 0 0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