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看动力电池规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几何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6/2/23   浏览9257次   

[摘要]《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截至目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已公布两期,已经有17家企业入围。

汽车动力电池无疑是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部件,电池的性能、质量关系着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前途。为了规范这一行业,《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截至目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已公布两期,已经有17家企业入围。


《规范条件》并非强制要求,这一文件的实施会对动力电池企业和电动汽车企业产生什么影响?记者同车企和电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政策恐慌催动企业申报


对未来政策强烈不安,催生企业申报积极性。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宋寒对记者说,《规范条件》目前虽然以推荐性规范存在,但不排除未来会与获得补贴资格或车辆获准销售相挂钩的可能性,为了在后期发展中不会埋下隐患,大多数企业会提早准备进行申报。


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的副院长刘正耀也表达了相似的担忧。刘正耀告诉记者,很多动力电池企业主动申报进入目录,是出于对政策不稳定性的担忧,“未来政策是否会将进入目录作为车辆上公告或上牌的要求,未进目录的企业或许就此失去在市场销售的资格。”


宋寒还认为,若想长期致力于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研发的企业,都会未雨绸缪积极申报,争取进入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的目录。


进入目录与否会影响配套车企?


进入《规范条件》目录是否会成为整车企业选择配套电池企业的前提条件?对此观点,宋寒与刘正耀的观点有所不同。


宋寒认为,《规范条件》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整车企业选择配套电池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宋寒看来,未来国家出台相关要求将《规范条件》变为强制性要求的可能性极大,整车企业也势必对此有所预期,为了减少后期配套变更等一系列麻烦,整车厂家会优先选择进入《规范条件》目录的企业。


但刘正耀认为,《规范条件》由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政策的时间是不可预期的,因此,整车企业会将适合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


在刘正耀看来,车企不将《规范条件》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是因为很多整车企业并不看重是否进入目录,它会以成本、需求为导向进行选择,选择需求得到满足,合作、沟通更为流畅的企业进行配套,这些条件也不一定是《规范条件》目录内企业都可以满足的。


整车企业对此的看法又如何?记者采访了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倪邵勇。倪邵勇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经验《规范条件》极有可能上升为强制性要求,因此,整车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考虑这一因素,但企业同时拥有一套自己的选择标准,“企业的选择标准与行业规范的关注点有所不同,车企会关注电池企业的技术指标和过程保障能力,行业规范更关注投资和产能。”


规范出台维护产业秩序


《规范条件》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集中度。宋寒表示,《规范条件》制定的背景是在动力电池产能迅速扩张时期,政府层面担心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希望制定政策来规范产业发展,阻止产能过剩的现象发生,因此文件对企业规模、技术条件等有较为详细的要求。


在刘正耀看来,《规范条件》的制定是为了阻止游资热钱一窝蜂进入动力电池领域,让“深耕”该领域的企业能够得到发展空间,以维护产业正常发展。


无论《规范条件》未来是否会上升为强制性标准,原有企业及新进入企业都会将其作为对标对象,无疑会对提高产业整体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来源:中国汽车报


(责任编辑:刘国伟 )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