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整体合作规模将达到100亿元。
近日,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整体合作规模将达到100亿元。与蔚来汽车一样,选择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互联网造车项目并不少见,在有了巨额的资本支撑后,造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本质上。
蔚来汽车的轻资产路径
在蔚来汽车与江淮合作的事宜上,董事长李斌表示,“两家公司理念趋同、业务相关、优势互补,进行战略合作可以减少重复建设与重复投入,提升全行业的创新能力与效率,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实际上江淮之于蔚来汽车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其提供生产工厂,使其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市场竞争的行列,简单来说就是“代工”,选择江淮则是看中它在新能源方面的领先。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
江淮董事长安进明确表示,与蔚来汽车的全面合作,有助于推动江淮汽车技术进步、品牌提升,有助于推动江淮汽车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的实现。
蔚来汽车由易车创始人李斌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于2014年底共同创立,目前已在美国圣何塞、德国慕尼黑、中国上海、北京、香港和英国伦敦设立了研发、设计及商务机构。蔚来汽车的出现赶上了互联网造车浪潮,这个声称专注于设计和研发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致力于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户企业”的公司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腾讯、京东、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和愉悦资本纷纷重金投资。
显然,对于蔚来汽车来说,钱不是问题,有了钱就可以招募一支精英管理和技术团队,据消息称,蔚来汽车从保时捷、宝马、特斯拉、奇瑞等公司挖角众多业内人才。
不差钱的蔚来汽车在项目最终落地的方式上首先选择了代工,通过与江淮的合作,在没有生产工厂,没有获得汽车生产许可资质的前提下可以迅速投入生产。据悉,蔚来汽车目前已经完成产品的定型和核心供应商的确定等相关工作,预计将于2017年底上市。
李斌公开表示,选择代工模式有三个原因:第一,新创公司从头开始去做制造不会比现有汽车企业做得好;第二,尊重制造行业,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第三,国内汽车制造产能过剩,共用产能可以提高投入效率,同时也缓解公司投资新工厂的财务压力。
新造车企业也走传统的道路
造车项目的落地除了代工,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传统的投资建厂、申请资质的模式。虽然特斯拉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成功互联网造车项目,但它的生产模式也是自建工厂。
国内有一家汽车企业经常被拿来与特斯拉对比,它是前途汽车。前途汽车是中国专业的汽车整车设计研发机构,前身是长城华冠,虽然与特斯拉出身不同,但同样选择了自建工厂的道路进行市场化。
今年年初,前途汽车在苏州开工建设了一个全新的生产基地,一期投资超过20亿元,初期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先期计划产能为5万辆。在这个基地上诞生的车型为定位为超跑电动车的前途K50,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产。
前途汽车除了在项目落地的方式上选择了与蔚来汽车截然不同的道路,前者也没有来自其他企业的明星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前途在技术上缺乏积累,恰恰相反,前途汽车的研发技术团队在动力系统管理和车身轻量化方面相当有优势。在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看来,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是核心竞争力,将车重做得更轻,才能平衡电池的重量和成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即在制定了整车重量和续航里程及加速能力的目标计划后,通过轻量化设计,从而减少电池的使用。前途K50两驱版车型的整车重量为1685kg,未来双电机四驱版车型的重量则在1800kg左右。先期产品的续航里程可达到300km,百公里加速则在6秒内。
而传统造车方式以传统的工艺进行制造,在车身轻量化方面具有局限性,而且对于前途所需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制造,国内的主机厂并没有先例,因此前途汽车选择自建工厂。
资本和技术是鸡与蛋的关系
在造车项目上,讨论靠资本支撑还是技术沉淀,如同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类似,毕竟二者结合才能让造车项目最终落地。
从特斯拉在美国诞生开始,造车浪潮很快被掀起,并且在中国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目前国内除了上述两家新兴的造车项目外,乐视和奇点汽车两家互联网企业也是造车大军中的新生力量,前者是以视频起家的互联网公司,后者是由智车优行打造的造车项目,而智车优行的创始人来自互联网企业360。
另外,传统汽车企业中也有不少精英脱离原来的体系,选择以创业的形式加入到造车大军中,前有从广汽新能源技术团队为创始人的小鹏汽车,最近有前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在上海创立的威马汽车。
所有这些新兴的造车公司都有一个特点——钱多,正因为巨额的资本支持,他们得以在整个汽车圈内大量招募人才,以小鹏汽车为例,该团队成员90%以上都是技术人员,主要来自广汽、宝马、兰博基尼、福特、标志雪铁龙等知名整车企业,德尔福等大型汽车零部件公司,以及三星、华为、微信等IT公司。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有了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造车项目上,业内公认的一点,整车企业对于质量可靠性、稳定性的把控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而目前正在风口浪尖上的这些造车项目恰恰不具备这些经验,近期特斯拉的召回2700辆ModelX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当规模变大,问题也容易出现。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许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