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绿野汽车的惨淡停产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张丽沙   2016/7/26   浏览15344次   

[摘要]去年,绿野汽车被和谐汽车全资子公司河南和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和谐)收购后,也更让人对其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发展颇为期待。

(中国电动汽车网报道记者  张丽沙)了解行业的人,大部分应该都知道知道浙江绿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野汽车”)的存在。


绿野汽车的惨淡停产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177.png


这家成立于2010年6月的车企,曾经凭借专业的研发制作团队、高品质的产品在业界小有名声。去年,绿野汽车被和谐汽车全资子公司河南和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和谐)收购后,也更让人对其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发展颇为期待。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斗志昂扬的企业,在近日因欠款问题被上虞区人民法院查封,更被曝该公司已经从3月停产至今,拖欠260家供应商货款。


拖欠260家供应商货款被查封


浙江绿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于2012年正式投产。经历两年多的时间,从过去的传统汽油车转向电动汽车领域,专注于高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旗下的多款SUV、LUV车型也颇受市场关注。


绿野汽车的惨淡停产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577.png


在去年5月,绿野被河南和谐汽车收购。当年7月底,河南和谐又陆续收购了部分股权,最终所持绿野汽车股权达到87.57%。2016年1月4日,和谐汽车公告上述交易不会进行,转而由河南和谐与和谐富腾合资成立爱车公司,并由爱车公司收购河南和谐所持绿野汽车全部87.57%股份。至此,绿野汽车控股方变为爱车公司,但追溯股权结构可看出,河南和谐与和谐汽车实际上间接持有绿野汽车的股权,依然可说是其大股东。


对于绿野汽车而言,看似一系列的股权变革给其注入了巨资。然而,绿野汽车今年3月忽然停产,拖欠各地260多家供应商的货款,至今未能解决,也因此被多家供应商告上法庭。一时间,众人哗然。


树大叶茂的绿野汽车何以走到了今天这步田地?这背后的原因着实耐人寻味。


资质问题是重要一环


其实,对于绿野汽车股权几经周转的个中缘由,笔者不甚了解。不过从笔者的角度看来,没有拿到生产资质、得不到国家补贴很可能是绿野停产的关键原因。


据笔者了解,绿野汽车此前主要生产低速电动汽车,定位于A0级(小型车),单价约6万多元,而一般低速电动汽车均为A00级(微型车),价格约为2万—3万元。了解低速电动汽车市场的人都很清楚,六万多的车型在竞争激烈的低速电动汽车市场几乎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因为这个行业本就处于政策的灰色地带,无牌无照无保险。另外由于产品定位的原因,普遍比较低价。而且由于行业市场竞争杂乱,近两年持续的价格战让很多企业表现疲软。


绿野汽车的惨淡停产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1288.png


绿野汽车毕竟是由传统车企过渡而来,在生产条件上,拥有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工程;在研发上,公司与世界领先的自主汽车研发公司及模夹具生产基地合作,重点开发A级SUV、微面及超微型纯电动车三大系列超级平台产品。可以说,绿野汽车的产品质量很硬,也称得上是高端电动SUV的引领者。质量好成本高的车子的确需要高价格,然而在低速电动汽车的市场里,绿野汽车的价格和成本很难对称。


被和谐汽车收购后,原以为有了大股东的巨资投入,绿野汽车会朝着系新能源高速汽车的行列迈进,却被资质问题卡住了壳。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指出,在河南和谐与上虞工业园区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中看到,河南和谐承诺自己或关联公司将向绿野汽车注资3亿元。上虞工业园区公司则承诺将给予河南和谐和绿野汽车一定政策支持,同时努力协调出台地方政策,使河南和谐与绿野汽车生产的车辆可在上虞区及绍兴市合法上路。


然而由于企业长期的亏损,在河南和谐给绿野汽车注资6000万元后,绿野的发展也并未见起色。同时由于资质问题,绿野汽车并没有拿到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成本和价格的入不敷出导致该公司经营上出现了问题,其2014年营业收入约为1.5亿元,2015年在1亿元上下。而和谐汽车方面一旦没有资金注入,绿野便陷入无力生产的尴尬境地。


绿野的尴尬只是缩影


绿野汽车的惨淡停产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1858.png


其实,绿野汽车的起落只是整个低速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由于国家政策标准迟迟没有出台,低速电动汽车企业一直处于尴尬潜行的境地。无牌无照、不能光明正大地合法上路,让低速电动汽车始终为主流社会所不容。


据笔者了解,低速电动汽车目前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以老年人为主,主要分布于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这种产品定位必定导致其销售价格不能过高。而市场竞争的激烈又逼迫低速电动汽车企业们把价格一降再降。


我们试想,即便是构造如此简单,低速电动汽车企业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和研发资金。而今,消费者对于低速电动汽车本身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们也得投入更多的钱来做研发。


让企业们更头疼的问题是,国家层面的行业标准一直未能出台。没有资质,没有标准,各种违规小作坊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时不时地集中整治四轮代步车,让很多经销商也骑虎难下。


绿野汽车的惨淡停产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2349.png


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低速电动汽车企业选择和有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整车企业,以及有雄厚资金的上市公司进行合作。但是,这种合作终归是有很大风险的,比如绿野汽车这样寄希望于巨资投入的企业。再如,某低速电动汽车品牌与北汽的强力合作,却由于北汽集团内部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让两者的合作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所以,绿野事件也算是给低速电动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想要通过巨资投入维持市场运作的做法终究是不牢靠的,对于广大低速电动汽车企业来说,如何深入了解市场,潜心研发出真正适合其市场定位的产品才是最稳妥的法子。如此,一旦政策东风出台,企业们也好万事俱备。



(责任编辑:陈jing)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所以亟待出台正确的电动汽车标准。

原评论:
2016/7/26 13:39:30 1 0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