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浙江绿野汽车有限公司拖欠260家供应商3亿元欠款后停产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而随着绿野汽车停产,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开始发酵。
近日,浙江绿野汽车有限公司拖欠260家供应商3亿元欠款后停产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而随着绿野汽车停产,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开始发酵。
“绿野汽车并不具备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也没有生产能力。”7月27日,绿野汽车的一位前员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绿野汽车此前仅有低速电动车产品,“绿野已建成的生产工艺还达不到电动乘用车产品的要求。”
此前,河南和谐约定收购绿野汽车超过87%的股份。但由于不能获得电动车的生产资质,河南和谐汽车基于绿野资源所打造的爱车公司业务或将受到影响。
不只是爱车,实际上,多家基于“经济型电动车”产品创立的公司,发展都遇到瓶颈,而研发的欠缺,资质的缺位,为这些新公司的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
未完成的收购
实际上,绿野汽车作为一家低速电动车企业受到行业关注,源于经销商集团河南和谐去年的一次收购。彼时,坊间传言河南和谐希望通过收购绿野汽车,为其同富士康、腾讯组建的新公司和谐富腾取得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
然而,从前不久和谐富腾发布的规划中,已确立了“双线战略”,其中,将由FutureMobilityCorporationLtd(未来出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MC)负责高端电动车的生产,另一家注册在中国的爱车公司生产经济型电动汽车。
“收购方希望通过收购,把绿野汽车的生产资源转移给爱车公司。”7月27日,绿野汽车的一位前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但实际到账的只有1000万元。”
河南和谐去年5月曾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河南和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向绿野汽车注资2.34亿元,取得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绿野汽车全部64.64%的股权。
随后,在同年6月,河南和谐再次发布公告称,投资5810万元人民币,收购深圳市中科宏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金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闰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特思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所合计持有的绿野汽车22.93%的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通过两次收购,除浙江嘉利珂钴镍材料有限公司所持12.43%股份外,绿野汽车其余股份均被河南和谐纳入囊中。
记者了解到,在第一份公告发布时,河南和谐只向卖方交付1000万元担保金。根据公告内容,第二笔交易5810万元的收购,已在公告发布后5日内完成。但随着事态的发展,河南和谐目前并没有完成第一份公告中的整个交易。
根据河南和谐的公告,希望通过收购绿野汽车,“利用目标制造汽车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进入汽车制造行业”。
然而,据盖世汽车网此前报道,河南和谐之所以未完成第一项收购,在于绿野汽车并未如约取得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这也意味着,爱车公司希望通过绿野汽车取得电动车市场“准入证”的想法并未能完全实现。
经济型电动车发展遇壁垒
根据河南和谐于去年12月底发布的公告,由河南和谐、和谐富腾共同出资设立爱车公司。按照计划,爱车公司注册资金预计为5.5亿元,由河南和谐出资28%、和谐富腾出资55%,随后将引入新投资者持股17%。成立后,河南和谐将所持绿野汽车87.57%股份全部转让给爱车公司。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工商局了解到,目前爱车公司的注册资金为4.95亿元,股东仅有河南和谐和和谐富腾,引入其他投资者的想法并没有实现。此外,在工商局的备案中,绿野汽车87.57%的股份也仍由河南和谐持有。
分析认为,由于绿野汽车的电动车生产资质迟迟没有下来,将绿野资源转移至爱车的想法目前并没有得到推进。
“很多骨干员工早在收购之前就已经离开了。”上述绿野前员工告诉记者,被收购后的绿野汽车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一个“空壳”。
不只是爱车公司,曾将“经济型电动车”作为主攻市场的多家公司目前均不如预期。据了解,由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创立的电动车公司车和家,此前预计将在2016年底推出其首款产品——一款两座电动车的试制版本,并于2018年初正式面向消费者交付。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供应商知情人士处获悉,车和家的研发团队仍空缺较多,“车和家的办公就设在一个4S店的院中,大部分岗位都是空缺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电动车市场对政府补贴依赖度较大的情况下,即便是经济型电动车,在没有获得补贴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市场认可。此外,研发人才的缺位,以及资质的困扰,仍是这一行业突破的难点。
(责任编辑:陈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