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此起彼伏、前赴后继 三股势力催生“造车热”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6/8/10   浏览8367次   

[摘要]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品牌或汽车,此起彼伏、前赴后继,再一次引燃人们对新一波“造车热”的关注与思考。

上周(8月3日),北汽新能源车正式发布全新纯电动车品牌——ARCFOX;7月底,先(7月24日)有全新自主品牌汉腾汽车的首款SUV车型——汉腾X7开始预售,价格区间为7.98万—14.98万元;随后(7月27日)又有华晨鑫源正式发布全新乘用车品牌——斯威,同时携旗下首款车型斯威X7亮相,预售价区间为9万-11万元……

 

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品牌或汽车,此起彼伏、前赴后继,再一次引燃人们对新一波“造车热”的关注与思考。

 

自观致汽车提出“这个世界还需不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几年间又有多个汽车品牌“无中生有”,横空出世,然而其发展各异。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及时跟进,对行业出现的这种现象予以剖析。

 

过去三十年间,“造车热”在我国曾经有着几波大的行情,但是大都仅仅着眼于国内汽车市场,且多为业内企业或个人(民营)的行为。而此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造车热”,却有着国际化并与中国市场直接相关联等特点,参与者也由“业内”,发展到门外站了一大拨“野蛮人”。

 

 

 

7月24日,全新自主品牌汉腾汽车首款SUV车型X7开始预售

 

今天,作为系列文章的开篇之作,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对近几年涌现的“造车热”,做一番归纳与梳理。

 

目前,热衷于“造车”的不外乎来自以下三股势力。

 

首先是以所谓的“新技术”为借口,实现其互联网造车的理想,一大波IT企业跃身其中。

 

2015年,就有多家互联网企业宣布涉足汽车领域,从车载互联到自动驾驶,从国际巨头谷歌、苹果再到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因此,有人认为:“互联网造车席卷了全球IT巨头”。

 

如以“自动驾驶”为名,谷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历时数年进行产品研发;又比如,由腾讯控股、富士康与和谐汽车共同投资的互联网汽车企业——和谐富腾等。

 

国内互联网造车以乐视汽车的动静最大,招揽一干业界内外的精英人才,召开了数不清的“发布会”。

 

事实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互联网造车已经不乏失败的案例,如应宜伦与沈晖以所谓“智能汽车”为名的博泰汽车,2015年4月尚以ProjectN智能汽车亮相上海车展;到了年底,曾经被吹呼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的“合作”草草收场,二人也不得不各奔东西。

 

其次是以所谓的“新能源”为借口,以期快速进入汽车领域,其中又以特斯拉的突飞猛进最为耀目。

 

由于过于冒进,逐渐显露出其轻狂、草率、无知的弊端,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如还在发酵中的特斯拉首例“自动驾驶”致车主死亡案例。

 

 

 

这种以“新能源”为题材的进入者,同样不缺流产的案例。如美国科迪达(CODA)汽车公司,号称和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之一的天津力神公司创办了合资企业。“试验产品市场反响十分不错,品质全球第一”,而“CODA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根据CODA在2012年北京车展期间,与长城汽车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旨在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实力的纯电动汽车”,首款纯电动汽车将在2014年第二季度投产……CODA公司CEO、原通用汽车亚太区总裁墨菲——“墨”迹未干,人已“高飞”:在2015年年初转投观致汽车,而后又未及一年便匆匆“闪离”,现在已然不知所终。

 

第三是欲抓住中国市场的“新契机”,大多有传统整车或零部件企业的背景,有梦想、有情怀,更有行动,各个都是较大的投入、并做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如奇瑞与以色列量子公司合作的观致,声称沿袭了德国著名品牌的宝沃,再有就是今年5月9日在北京雁栖湖隆重发布的汉腾品牌。

 

汉腾汽车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的民营整车制造企业。2015年通过重组江西赣州江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

 

在汉腾品牌发布会上,隆重推出汉腾X7和汉腾PHEV两款车型,预计2017年至2018年,还将推出7款SUV或MPV,以及纯电动车型。会上,汉腾汽车公司总经理李学明介绍,汉腾汽车一期投资额达37亿元,产能规划为15万辆。

 

另据了解,汉腾汽车二期工程已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规划产能为30万辆。待所有项目建设完成后,汉腾汽车将形成传统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生产、汽车零配件生产等四大核心板块,共45万台套汽车生产能力。

 

 


(责任编辑:陈jing)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