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挪威、瑞典和英国8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政府公车宣言》,承诺增加其政府用车中电动汽车的比例,并号召其他国家加入,采取同样措施。
多国联手减排
据悉,在2010年举行的第一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上,国际能源署与中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联合发起《电动汽车倡议》,各方承诺在技术及信息等方面通力合作,以实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000万辆的目标。上述宣言就是在《电动汽车倡议》的框架下产生的。这份宣言强调了政府公务车今后面临的革新,以及签约国自愿承诺加速引入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低排放车辆。
据悉,目前交通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的近1/4,除非各国接下来采取一些非常有效的举措,否则这一比例在未来10年内还将显著增加。要想降低交通领域的排放,需要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向低排放方向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上述8国的承诺,也与《巴黎协定》的宗旨相一致,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加速向低排放车辆过渡。《巴黎协定》规定到2030年,全球公路交通中,至少有20%的车辆(含轿车、两轮及三轮车、卡车、巴士和其他车)必须是电力驱动。
除了国家层面外,《政府公车宣言》还鼓励各国州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以及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团体,在出租车、公交车、市政用车、公司用车等领域,加速引入低排放车辆。通过这一宣言,8个签约国将在这场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并鼓励其他国家和地区加速向低碳交通系统转变。
高比例采购电动汽车
《政府公车宣言》是一份开放性的宣言,接纳各国加入,且并不要求签约国制定统一目标,其中一些签约国有着自己的目标数字,例如中国、日本、法国等。
按照中国2014年发布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备案范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除上述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外,各省(区、市)其他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2014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10%(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微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区域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比例不低于15%);2015年不低于20%;2016年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该方案所称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车和燃料电池车。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刚对此表示:“中国很高兴加入《政府公车宣言》。我们希望积极贯彻《巴黎协定》,与更多有着共同目标的国家一道布局和促进电动汽车发展。”
日本则计划到2020年,将40%的政府公务车替换为该国力推的环保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车、燃料电池车、清洁柴油车和压缩天然气车。“高能效的环保车是减少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政府将负责主导环保车的布局和发展。日本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所有政府用车更换成环保车。”日本环境省大臣山本公一说。
法国政府在其2015年颁布的《促进绿色增长的能源转型法》中,要求法国中央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在购置新车时,低排放车辆所占比例至少要达到50%,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对于地方政府的要求则是最低20%。这就意味着,从2017年1月开始,法国中央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每年的低排放车辆采购任务为5000辆,地方政府则需要完成4000辆的目标。从2025年起,法国所有新添置的公交车和长途客车也将是低排放车辆。
充当电动汽车先锋
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计,要想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在2050年之前需要达到10亿辆。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00万辆的里程碑,但还远远未能达到目标。包括《政府公车宣言》在内的《电动汽车倡议》可以在发挥电动汽车潜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任期即将结束的奥巴马政府正在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据悉,美国20多个州及地方政府已经同意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一起,共同推动政府公务车走向电气化。这些新加入者将在2017年采购2500辆以上电动汽车。
挪威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国家,号称“电动汽车之国”。2015年挪威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2%。今年5月,继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挪威成为第四个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的国家。挪威此次没有提出具体的电动汽车采购目标,但该国计划将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削减40%,而发展电动汽车则是重要途经之一。
瑞典政府曾宣布未来将摒弃传统汽车燃料,主要依赖可再生能源。英国政府此前也提议,到2050年,使得所有乘用车及小货车均为零排放车辆。加拿大原本计划到203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削减30%,而目前政府希望提前至2025年完成该目标,实现方式之一就是电动汽车。
(责任编辑: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