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行业规范和补贴新政的驱动下,2017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顶住压力“破茧成蝶”,是行业内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
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征求意见稿)中对动力电池企业产能上面的要求提升至8GWh。目前,国内的电池企业除了比亚迪和CATL等少数几家电池企业能满足这个条件,其他企业都暂时难以达到。为了满足《规范条件》产能要求,业内将迎来一大波“扩产”高潮。而赶在2016最后一天发布的新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显示,新版补贴政策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挂钩并且大幅度退坡,这不仅是对国内的电池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一大考验,也是对电池企业研发实力的一种检验。在这两大政策的驱动下,2017年国内的动力锂电池行业正如国轩高科总裁方建华所说的那样,将在“洗牌”中前行。
动力电池企业疯狂扩产 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愈发严峻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有超过20家产能约为2-4GWh的动力电池企业,这些企业为满足《规范条件》8GWh的产能要求,很可能会在最快时间内新增2-4GWh产能。而在2016年下半年的时候,就有业内媒体和专家提到,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一方面能够被整车企业认可的、性价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产能不够;另一方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电池,会出现产能过剩。因此,这波新的“扩产”潮流,势必将加剧国内动力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象。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曾分析我国动力电池产能:“目前动力电池企业的扩产计划合计产能超过了170GWh/年,产能已经是需求量的7倍以上”。面对如此大的供需差距,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应该冷静下来,将精力集中到开发和生产出满足市场的需求的电池上面来,否则,再大的产能也只会被市场抛弃出局。
事实上,动力电池产能门槛,只是一个方向性的引领,而非一个硬性的规定,加大力度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电池,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愈发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 电池企业迎来新挑战
新能源汽车新版补贴政策已经从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经过核算,新版补贴政策整体退坡40%,补贴金额最多降低了4.4万元。如此大幅度的退坡,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是无法承受的。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占据了整个电动车近一半的成本。如果能够通过控制动力成本,消弭补贴退坡带来的价格上涨,无疑将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
据介绍,只要电池成本降到100美元/KWh,电动车的成本将与燃油车的成本基本接近,而当电池成本降低到150美元/KWh,电动汽车就有较强竞争力。目前多数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约在400美元/KWh,特斯拉是240美元/KWh,中国在“十三五”制造计划中,甚至将电池成本定位在0.8元/KWh(约合116美元/Kwh)。
在过去几年中,国内的电池企业通过原材料成本降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等手段,已经实现了动力电池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标。未来五年中,国内电池企业将通过持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布局锂电原材料、规模化生产和智能制造来让电池成本继续降低。
补贴大幅度退坡,是对业内电池企业“硬实力”的考验。通过考验,则将在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分一杯羹;不能通过,则只能被淘汰出局。
在行业规范和补贴新政的驱动下,2017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顶住压力“破茧成蝶”,是行业内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OFweek中国高科技门户立足于此背景,将于2017年4月10日在深圳举办“OFweek 2017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会议将邀请政府机构、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直击锂电行业领域的产业发展、市场现状、未来技术趋势和投融资机遇等焦点问题,并对产业最新前沿技术,行业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责任编辑:陈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