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要适应新常态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17/3/31   浏览6325次   


今年前3个月,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多好消息。一直悬着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终于在201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靴子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除预期中的补贴标准下调20%之外,还有地方补贴不得超过中央补贴的50%等进一步补贴退坡的规定。1月8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车型目录重审导致北京新能源汽车停售了一个多月。


在降补和目录重审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2017年1月的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9.1%和74.4%。这样的市场反应又给业界提出了老问题,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只能靠着政策补贴为继吗?紧接着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08年至今几乎每年必提及的“新能源汽车”,悄然改成了“清洁能源汽车”。于是,舆论开始猜测,新能源汽车还是中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吗?


调整补贴标准,改进资金拨付方式,提高补贴的技术门槛,健全监管与惩罚机制是本次财政补贴政策的四大调整措施,具体调整内容如下。


其一,调整补贴标准。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乘用车中央财政补贴下调20%,同时要求地方补贴不得超过中央补贴额的50%;专用车和货车按电池总储电量计算补贴,由原来的1800元/千瓦时下调至1000元至1500元/千瓦时(按储电量分段计算);新能源客车补贴依据由原来的纯电续航里程改为电池总储电量,并将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的上限定为0.24瓦时/公里·千克。该上限值低于上一版技术要求的最严上限值0.25瓦时/公里·千克,大大提高了技术参数要求。


其二,改进资金拨付方式。新能源汽车补贴方式由原来的每年2月底前预拨部分资金改为每年年初申报上一年度所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且加强了对于申报销量的审核要求。


其三,提高补贴的技术门槛。乘用车增加了相应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要求;专用车增加了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吨百公里电耗等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客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要求;通过引入动力电池新国标,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指标要求


其四,健全监管与惩罚机制。对于2016年出现的部分车企骗补现象,本次政策中专门增强了监督检查要求,并明确了对于骗补企业和有关政府公职人员的惩罚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措辞是在治理机动车尾气部分提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而2016年同样是在环境治理部分,提法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之下,清洁能源汽车的范畴要广得多,是以清洁燃料取代传统汽油的环保型汽车的统称,具有低排放和低能耗特征。简单来说,除了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外,使用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汽车,混合动力和太阳能汽车都属于清洁能源汽车。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清洁能源汽车”,对于汽车行业的诉求仍然集中于环境治理问题,但“清洁能源汽车”提法的首次出现,表明了中央对于实现机动车尾气减排的途径已经由单一的“新能源汽车”扩展到了更加广义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这是与其他国家多途径并行的做法相同的。


综合以上,2017年补贴退坡政策的出台可以解读为:未来政策的趋势是不断提高享受补贴的技术门槛,鼓励以技术进步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动力;加速产业集中,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以“扶优扶强”逐步替代产业发展初期广撒网式的经济补贴;未来的政策将随产业发展不断调整。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清洁能源汽车”的出现,则可以看作是政府在意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蛮荒”发展的弊端之后,鼓励交通部门减排途径多元化的信号。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脱离了片面追求产销量的初期状态。只是这种高补贴、低门槛的状态保持了很久,久到让从业者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常态。而在“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环境下,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政策导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要适应这种新常态。新常态不代表不再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是促进掌握电池、电机和电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优质企业发展,摆脱之前只要把车造出来就能享受政策红利的状态。这种状态已经带来了骗补等现象的出现,没有技术升级一味贴合补贴政策的生产实际上是在浪费宝贵的产业资源、透支市场信心。


经济补贴政策将在2020年全面退出,这样的形势将倒逼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和重整。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产业创新升级的产物,如果不继续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中国通过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在全球汽车行业 “弯道超车”的愿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仍然是主要瓶颈,在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要降低电池成本不能只依靠规模化和精益化生产,而更应该通过技术升级来驱动。产业政策新常态已经到来,主动、尽快适应新常态,致力于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是新能源汽车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责任编辑:SIA)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