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三大锂电巨头在中国市场遇到什么情况?!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7/5/15   浏览8066次   

[摘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的巨大需求,给国产电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入。

一直以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的巨大需求,给国产电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入。


在技术路线上,日韩企业的电池完全能够契合中国的市场,所以自2013年以来,三星SDI、LG化学、韩国SK纷纷开始在中国建厂,但是信心满满的三大锂电巨头很快在国内市场遭遇“水土不服”。


首先,国家工信部于2015年3月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业内普遍认为,动力电池企业如果无法进入《规范条件》,将无法获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截止目前为止,韩国电池巨头始终无法进入目录,导致其在华动力电池业务开拓受阻。



其次,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韩系电池的应用车型在推荐目录中同样无法通过,这进一步导致了韩系电池潜在客户不敢冒险选用其品牌的电池,因此韩资电池企业始终被排除在主流市场之外。


最后,“萨德事件”可谓是压倒韩系电池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韩资企业在国内市场进入停摆状态。


韩系电池企业留下的空白市场,目前已由国产电池抢占,但是相比于韩国企业,国内的电池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一时难以巩固。而日本电池企业无论在产品的技术还是管理上,都能完好地替代韩国产品,此时乘势而入,自然能够快速渗透市场。


据悉,本次与松下建立合作的中国企业为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国电池工厂的合作协议也已经签订,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投入生产,2017年电芯年产能约为1亿支。


其实,早在2015年松下就曾计划在中国大连兴建一座汽车锂电池工厂,但事实上松下并没有急于进入国内市场,一直保持观望状态。此时正式入驻中国,说明在松下看来时机已经成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的建厂合作,苏州市政府也出资参与,与松下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松下对时机把控不可谓不好,从三个层面来看看对松下的有利局面。


第一市场,随着2017年新补贴新政的出台下,对电池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表明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由培育期向发展期转变。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高比能量的动力电池,市场接受度必然不断提升,松下电池的技术优势必凸显,在国内市场大有可为。


第二行业,从苏州市政府也参与出资可以看出,松下电池的适时进入符合现阶段动力电池的发展需要。既能通过合资的形式,依托松下电池固有资源,提高国内电池企业的电池技术,又能将加快电池行业的竞争强度,刺激国内企业的电池研发力度,为市场注入活力。


第三潜力,韩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一直停滞不前是暂时,2020年才是外资品牌机遇期,但是种种原因下,韩国企业已经失去了先发积累的优势。此时对于日本企业来说,自然机不可失,即使无法进入推荐目录和规范目录。松下以捷星新能源的市场影响为支撑,好好培育市场,待2020年全面市场化的竞争中,同样收获可期。


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师钟师指出,“未来,松下仍需要与国产电池进行价格比拼,但松下可能会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上。”



(责任编辑:王一淅)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