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无人驾驶产业在25天之内遭到轮番轰炸。这次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完整的无人驾驶生态系统的横空出世,这个系统有极大的可能颠覆现有的共享出行、整车制造和无人驾驶三大产业固有格局。
放出大招的是谷歌,这家全球市值第二高的科技公司,在无人驾驶领域憋了8年之后,终于按捺不住,释放出了杀手锏。这是对此前百度“apollo”计划的回应,也是对数以百计试图挑战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霸主地位的新兴市场参与者的示威。同时,意味着无人驾驶产业竞争进入快速“淘汰赛”。数以几百亿美金计的研发费用,或将打了水漂。
Waymo CEO 约翰克拉夫西克
今夜无人入睡
美国时间2017年5月14日(周日)晚上8点左右,传媒行业著名的“灰色贵妇”——纽约时报爆出猛料:谷歌无人驾驶公司waymo与美国第二大打车软件Lyft秘密签署协议,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美国各大主流媒体记者随即结束休假,跟进这一爆炸性新闻的报道,消息顷刻间被带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
全球和美国最大的打车软件公司Uber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一定会极其郁闷,谷歌这是要把他往死里整啊。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官司使得Uber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进程受到实质性延缓,6.8亿美金收购打了水漂不说,挖了人也不能再用了,官司前途莫测。随即又武装了其在美国本土最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先进的科技与自己在主营业务上展开殊死竞争。
如果Lyft在2018年就能用谷歌提供的无人驾驶汽车参与共享出行的竞争,这些车可通过融资租赁前期不需任何成本,可无限量供应。加上谷歌有Android,搜索,地图等强大的导流入口,Uber在美国的霸主地位会受到实质性动摇,甚至竞争失败。
Lyft与谷歌的waymo合作后,除了Uber外的其他打车软件将不得不考虑拥抱waymo,谷歌因此而将拿下整个出行行业。Uber不得不去反思当初将谷歌的首席法律官驱赶出自己的董事会,并在无人驾驶领域与谷歌展开激烈竞争的战略决策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通用汽车的玛丽?芭拉一定会感到震怒,为了lyft,她已经做了一切所能够做的。在lyft最艰难的时候,为其注入了5亿美金,领投了它的F轮融资,10亿美金收购了YC孵化的无人驾驶初创公司Cruise Autonation。投入400辆雪佛兰Bolt,与Lyft一起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招募了将近1500人的软件研发团队。整体投入的资金至少是30亿美金。
这一切并没有赢得lyft的忠诚,在这个黯淡的星期日晚上,她们得到了挚爱劈腿的消息。Lyft的两位创始人Logan Green和John Zimmer,与Waymo的CEO John Krafcik在2016年的夏天就已开始了接触,但一直没有结果。直到北京时间2017年5月15日早上,美国时间5月14日晚上,才被曝出,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
车评君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双方合作的突然提速,是受到了2017年4月20日,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阿波罗”开源计划影响。同时,可以毫不犹豫地下结论,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远远领先于通用汽车,已经到了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
同样,这段时间频繁往返与硅谷和北京的百度副董事长兼总裁的陆奇将会感到焦虑。谷歌在共享出行市场的出击,不但打破了其“apollo”计划的包围圈,而且在无人驾驶生态建设上跑到了百度的前面。这一场无人驾驶操作系统之争,百度出现了被动之局。
在全球著名的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的首日,陆奇宣布将其已投入200亿人民币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免费开放给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他有需求的合作伙伴。(百度扔下原子弹 炸掉全球无人驾驶数百亿美金研发投入)这一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降低无人驾驶应用门槛,将其快速应用和普及,以此获取大量数据提升能力,并加快占领市场的步伐,进而成为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的霸主。但这一计划,已被谷歌从共享出行市场突出重围。
另外,随着谷歌搭建好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产业的生态系统(包括完整的技术提供商,整车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完整落地,意味着无人驾驶市场之争,将快速从技术研发步入到应用运营之争,毫无疑问,是一场惨烈的“淘汰赛”。所有产业的参与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参与到这场竞争并求得生存。
百度“apollo”计划可能落空
这让车评君想起了摔跤比赛。随着“apollo”计划的放出,看起来百度已经将谷歌压在了身下。然而,仅仅在25天之后,剧情瞬间翻转,谷歌再次骑到了百度身上。
无人驾驶生态系统,技术的提供+整车制造商,只是完成产品准备工作,最终的竞争要落到运营和应用上来,需要将产品大规模地卖出去,并持续产生大量的数据反馈。
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最可能的三大核心领域是共享出行、货运物流和私人汽车销售。从时间进度上看,无人驾驶技术共享出行和货物物流上的应用一定会比应用于私人汽车上早。
百度的“apollo”开源计划,使得百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获得了包括北汽、奇瑞、比亚迪、一汽解放、福田等大量整车制造商的合作合同。而谷歌所在的欧美市场,主要整车制造商都以投入巨资自研无人驾驶技术。谷歌折腾1年,只与FCA达成了战略合作。这让谷歌在竞争中陷入巨大的被动。
然而,在无人驾驶未能部署在私家车上之前,与整车制造商合作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能找到市场,也不能让部署了百度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大规模在道路上跑起来。他们还是需要找到市场,把车子卖出去。
谷歌的优势在于,其无人驾驶技术经过8年300万英里的测试,已非常接近于最后的上路应用。此外,谷歌与FCA合作,将大捷龙改造为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过制造、改装、验证和安全测试等诸多制造环节,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制造无人驾驶汽车的能力。
谷歌策略的聪明之处在于,既然整车企业不愿意合作,而且哪怕合作了也不能快速把无人驾驶汽车卖给个人,不如绕开整车制造商这个中间商,直接与共享出行运营商合作。而整车制造商只需要与一家FCA合作,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具备无人驾驶能力的量产车就行,显然FCA会更加高兴。
在与Uber已经闹掰的情况下,Lyft显然成了最佳选择。拥有了Lyft就像当初的Android拥有了HTC,完全打开了智能手机市场。只要能够将Lyft扶持起来,谷歌将会拥有整个共享出行市场。
在战略既定的情况下,Lyft是一定不能抗拒google的诱惑的。
Lyft与谷歌合作,极有可能比Uber提前3年左右时间使用上无人驾驶汽车,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全球共享出行的格局有极大的可能发生改变。
车评君必须指出的是,在百度开源无人驾驶技术的背景下,谷歌给共享出行领域提供的技术服务一定是免费的。这次和lyft合作,很可能会倒贴资源。
谷歌,除了可以为lyft提供无人驾驶汽车之外,他还控制着Android操作系统,全球最大的地图系统谷歌地图,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可带来大量的用户资源,这些资源是任何一个互联网运营者难以抗拒的诱惑。
谷歌的waymo+FCA,整个无人驾驶生态系统还缺最后一块拼图——终端使用者,lyft补足了这块最后的拼图,也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意味着全球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生态系统联盟正式成立。
谷歌一定会倾注他的资源,将Lyft扶持为共享出行领域里的HTC,他一定可以做到。因为他除了能够提供无限量的运力之外,还能提供无限量的用户导流。这个生态系统和联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Lyft的示范和竞争下,加上谷歌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成熟度最高,已具备了量产能力。毫无疑问,所有的打的软件或共享出行公司都会将waymo作为首选的合作伙伴。
谷歌以共享出行市场作为突破口,百度原先重磅推出的“apollo”计划的初衷不但会落空,且会陷入被动。因为在共享出行领域前期的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都将会是谷歌的系统,同时为谷歌贡献大量的数据,提升谷歌的能力,并帮助他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共享出行领域,百度唯一的机会就是中国市场。政策的壁垒和门槛使得谷歌在短期内难以长驱直入。中国市场,还剩下滴滴出行,神州优车以及艰难求存的易到用车。在这块市场,如果谁率先解决将无人驾驶应用于共享出行,谁将会在出行市场的竞争中占据很大的优势。
百度的当务之急是,整合一家核心整车制造商,迅速解决无人驾驶汽车的规模制造问题。这里的备选有几家,比亚迪、奇瑞、蔚来汽车、威马汽车。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其生产的包括腾势、e6等车型比克莱斯勒大捷龙更适合共享出行。威马汽车从车型研发上,已经考虑了未来用于共享出行的用途。
百度还需要即可着手与国内的共享出行服务商合作,对接需求,探讨如何最快地将无人驾驶汽车投入到具体的运营使用。滴滴出行很难在短期内达成合作,神州优车也许是最佳选择。
沿着谷歌的逻辑,在车评君看来,也许货运物流,或者快递公司,也有非常强烈的需求,类似的合作洽谈已经在路上了。百度显然不会放弃,谷歌也会加速推进。
车评君能够想到的思路是见招拆招,流于下乘。高手与高手之间的较量,其看点在于永远不会follow竞争对手的思路,其战略和策略和自身的核心能力充分结合,一方面能够对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同时又让竞争对手无法模仿。
现在,球再次踢给了陆奇,让我们看看百度如何接招吧。
竞争跑步进入寡头时代
百度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开源,以及谷歌在共享出行领域的重拳跟进,极大的可能将无人驾驶技术导入到“寡头竞争”时代。理由简述如下:
1、无人驾驶技术的盈利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鉴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成本非常高昂,原先硬件制造商设想的商业模式,增加硬件体验和附加值,再卖高价的可能已经非常低,唯一的不确定性是苹果。
鉴于无人驾驶软件拷贝已不能卖钱,这会让整车制造商的研发投入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后续的研发运维难以为继。整车制造商也不可能将自研的无人驾驶系统开源,提供给竞争对手使用,这将使得他们逐步被赶出市场。
像Android这样的平台运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研发投入极其高昂,而投资回报周期长,且羊毛出在猪身上。并不适合硬件制造商,或者小型公司参与。
2、AI和数据将大幅度抬升无人驾驶门槛。无人驾驶的突破是AI技术发展的结果。汽车硬件制造商,能够突破AI的门槛,在这个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可能性不高,也难以在这个领域培养出核心竞争力,树立起口碑。另外,鉴于百度以及谷歌的开源,他们将会获取更多的驾驶数据,进一步提升无人驾驶能力,与单一的汽车品牌在能力上拉开差距,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形成“马太效应”。
3、无人驾驶技术将会品牌化。因为无人驾驶不仅事关车辆本身以及车上人员的安全,且会影响到其他人员以及财产的安全,具有非常大的外部性。这种特征将使无人驾驶技术的品牌变得重要。任何公司或者个人,在采购的时候,一定会非常慎重地考虑该车的无人驾驶技术由谁提供。这将会使得出现“Intel Insider”这样的效应,进一步加剧集中。
如果这种趋势成立的话,就意味着全球范围内在无人驾驶产业几百亿美金的投资将会化作乌有。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2008年左右,形势就会看得更加清楚。那时,苹果刚刚推出IOS,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企业都试图争夺智能手机OS的机会,大量有实力的公司,大量的科研人员,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这个领域,试图抓住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
这个市场上最终只有两家OS幸存了下来,一家是苹果的IOS,一家是谷歌的Android。截止上周五,苹果的市值为8130亿美金,谷歌市值达6500亿美金,分居全球市值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位。
很难想象在15年以后,市面上还有15家无人驾驶技术品牌,如果还有3-5家,就属万幸了。 疯狂的人们和资本,都想一想吧。
惨烈竞争催熟无人驾驶技术
正是因为无人驾驶技术未来无与伦比的可能性,导致了百度包括谷歌,在面向未来制定战略时,极其具有侵略性。同时让竞争变得异常残酷。
当有人有勇气将一个投入200亿元研发出来的东西免费开放出来的时候,就意味着这必然是一场重注之豪赌。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如果不能感受到如此凌厉的杀机和巨大的决心,显然不适合继续参与这场竞争。
2013年初,当车评君被问及如何看待“打的软件”时,对此嗤之以鼻,并认为是一个十足的笑话。事实证明,车评君成了一个十足的笑话。任何一个领域当有大量的资本汹涌而入时,产业被快速催熟的概率将会大幅度提升。耳熟能详的领域包括,打车O2O,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新能源汽车,接下来就是无人驾驶。
在2016年,汽车企业的CEO们对未来进行畅想,针对无人驾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他们认为将在2021年实现L4级别以上的完全无人驾驶能力,并投入共享运营。有的老总们壮了壮胆,提出了2025年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
为此,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已声称将在无人驾驶领域投入巨资。招募数以千计的软件工程师,AI科学家,去攻占汽车新兴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单个车企的投资数以几十亿美金计。中国的本土品牌长安汽车,也提出了一个面向2025年的200亿元的无人驾驶研发预算。让车评君热泪盈眶。
然而,当时间进入2017年的时候,全球无人驾驶研发进程表已经遭到了巨大的修改。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率先宣布,无论如何,将会在2019年实现L4级别的完全无人驾驶能力。
谷歌是潜行在水面下的怪兽,当人们都被他的技术天才离职的新闻所吸引时,已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投入了100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克莱斯勒大捷龙,进行共享出行服务的测试。随后,他们宣布将会继续投入500辆大捷龙投入无人驾驶的共享出行运营。600辆的车队,已经相当于北京的一家中小型出租汽车公司的规模了。
按照waymo目前的进度,2018年无人驾驶汽车在共享出行领域投入正式的大规模的运营将成大概率事件。在此之前,唯一能够阻止谷歌的是政策和法规。但不要忘了,共享出行运营和货运不同,不需要跨州协调政策,搞定几个州或若干个城市对谷歌而言不算挑战。
百度的开源,以及谷歌在出行市场的跟进,其力度远大于当时滴滴与快的的补贴,必然的结果是大幅度降低人类拥有这项技术的成本,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这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之下,更多的人一定是炮灰。
打车公司自研无人驾驶技术是嘬死
在long long ago,无人驾驶技术刚刚兴起之际。一些投资人鼓吹,像滴滴和Uber这些出行服务商将成为无人驾驶技术最具优势的研发者,理由是他们有数据。包括Uber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将无人驾驶当作公司未来生死存亡的技术。
其实它们拥有的数据对无人驾驶研发价值非常低,因为无人驾驶需要的数据是在某一刻,在某个特定的外部环境之下,司机采取哪些操作行为。而Uber或者滴滴出行司机端收集的数据几乎无价值,作用不如百度地图。而用户从A点到B点的大数据对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没有帮助,只对交通规划有帮助。
然而在那样论调的趋势上,很多打的软件犯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性错误。包括Uber执拗地把谷歌首席法律官赶出自己的董事会,坚决地与谷歌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展开正面竞争,大肆挖走谷歌的人才。今天Uber将饱尝战略性错误的恶果。
Google+FCA+Lyft对于Uber,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对于其他的打车软件而言,是一场灾难或福音全在一念之间,取决于出行服务商的脑子是不是足够清醒。
对于滴滴出行,欧洲的Grab,东南亚的Gett,印度的Ola,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是与谷歌为敌,自己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呢?还是把钱省出来,投入到谷歌的怀抱,与他水乳交融呢?或者说有Plan C。
2016年底,滴滴出行CEO程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公司计划在6年左右的时间研发出无人驾驶技术。如果这个计划是严肃认真的话,6年之后,这家公司也许已经在竞争中陷入被动。
滴滴出行,或者其他打车APP,最好的选择是:
1、马上放弃投入巨资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计划。因为你根本不可能竞争得过谷歌或百度,而且需要极长的研发时间,吃力不讨好。只保留一个技术团队,用于与第三方无人驾驶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对接。
2、马上拥抱谷歌,与之展开合作。避免在共享出行核心战略市场上被竞争对手追上甚至赶超。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多大,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及谦卑的心态,总觉得自己有很多资源,什么都做,失败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像腾讯这样的巨无霸,在对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上,有着极其清晰的定位,在业务拓展上有着严苛的纪律性。
无人驾驶技术绝不是一家出行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事实将证明,将会成为出行服务商的包袱。
3、马上与百度合作,与其开源的“apollo”计划对接。直接使用和消化对方的能力,作为一种替代和备选供应商,对谷歌的waymo进行制衡。
无人驾驶,已成为AI应用的第一个核心战略战场,同时也将是汽车、交通出行、互联网、通讯等重大产业的“天王山”,这里日益将成为一个竞争的“修罗场”和资本的“黑洞”。行业的参与者一定要头脑清楚,心存敬畏。
(责任编辑: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