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地方开出比别地更优惠的条件作为“大杀器”吸引特斯拉。为了“抢”到特斯拉,有的地方看到竞争对手加码,也不惜加重码,开出更优惠条件。其实,特斯拉早就有自己的计划,这些加入抢夺的地方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他们开出的优惠都成了特斯拉施压谈判对手的筹码,最终特斯拉赚足了便宜。
传闻已久的特斯拉国产终于有了新进展,这与特斯拉CEO马斯克2016年说的时间相差一年多。2016年初,马斯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特斯拉正在寻找办法在中国制造汽车,2016年中可能会公布合作合伙和建厂地点。笔者认为,马斯克说的这么肯定,必有其心仪的地方;如今过了一年多才有结果,这中间透射出各地新能源汽车招商乱象。
传闻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的谈判之所以会持续这么久,是因为特斯拉要价太高,上海市政府一直未最终答应,笔者以为,这个传闻不是空穴来风。据笔者了解,在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的谈判过程中,有多个其他地方政府负责招商的领导与特斯拉进行了接触,希望特斯拉落户在他们那里。
特斯拉的产品价格不菲,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费人群,落户上海有许多便利条件。为了吸引特斯拉改变主意,许多地方开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这些主动送上门来的优惠条件,让特斯拉在中国变成了香饽饽。特斯拉是一家实体企业,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没有理由不向上海市政府要高价。
笔者在企业工作时,曾参与过商业谈判,为了向对手施加压力,争取更大的利益,有时主动向对方透露其他企业给予的优惠,希望谈判对手让步或者给予更多的优惠。特斯拉在与上海市政府的谈判中难道不会这么做吗?
特斯拉CEO马斯克对中国市场一直寄予厚望,曾定下1万辆的销售目标,但是,较高的价格让销售并不理想,2016年,这个目标下调至5000辆。笔者听说,为了打开国内市场,特斯拉曾在香港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确定了在华国产计划,最终计划得到特斯拉总部批准。
特斯拉原本急于进入国内市场,经历这么一出闹剧,肯定赚足了便宜才最终落户一个城市。
去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特朗普曾表示《巴黎协定》将使美国经济损失数万亿美元,而且对美国没有切实的好处。美国决定退出《巴黎协定》之后,马斯克“别无选择,只能退出特朗普的商业顾问委员会”。因为这对特斯拉绝对不是好消息,美国政府发展电动汽车的紧迫感不再那么强烈。
特斯拉在美国的经营一直受到人们的指责。美国有不少人认为,能买得起特斯拉的人相对富裕,拿联邦纳税人的钱来补贴这些人是不公平的。还有人说,马斯克的商业模式建立在政府补助基础上,“蹭”财政补贴和退税。在传统产业式微的今天,这种批评声音越来越强烈。
那些指责特斯拉的人不只是口头上说说,已经采取行动了。“自由伙伴”党(弗吉尼亚州一个地方性党派)前不久发起了一场投入超过数百万美元的广告造势,旨在说服共和党在税务改革会议上采纳他们的观点:终止“对特殊个人和企业的税收减免和退税”。
特斯拉在美国面临的困境不止这些。美国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规定,当同一企业的汽车交付总量达到20万辆时,联邦政府将开始逐步降低补贴,在达到20万辆的未来6个月内,税收抵免逐步降低至3750美元,再过6个月,完全取消补贴。2012年,特斯拉开始量产电动汽车,现在已经累积交付了18.3万辆,离目标值已经不远了。
特斯拉获得了补贴,销售电动汽车也没有实现盈亏平衡,关键在于积分交易带来不菲收入。依据《零排放法案》,特斯拉每卖出一辆电动汽车可以获得7个积分,每个积分是5000美元,特斯拉卖一辆车的积分收入比大多数传统汽车的售价都高。补贴消失后,特斯拉的销量将受到影响,积分收入肯定也会受影响。这让马斯克非常焦虑。
特斯拉原本急于进入中国市场,摆脱美国的困境,经历这么一出闹剧,反而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有些地方开出比别地更优惠的条件作为“大杀器”吸引特斯拉。为了“抢”到特斯拉,有的地方看到竞争对手加码,也不惜加重码,开出更优惠条件。其实,特斯拉早就有自己的计划,这些加入抢夺的地方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他们开出的优惠都成了特斯拉施压谈判对手的筹码,最终特斯拉赚足了便宜。
各地新能源汽车招商乱象不止表现在特斯拉国产这件事上。“投资换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是新鲜事,已有多家企业这么干了。
笔者听闻国内一家著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与广西某地招商谈判时,要求地方政府提供2000亩土地,相应的配套资金,为企业在当地投资生产提供银行贷款担保,当地的市场全部归其所有等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在各地的招商谈判中基本上都会涉及。
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动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为了招商,各地提供的优惠不断加码的事情曾发生过。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各地给予高度重视有利于这个新兴产业发展。但是,招商乱象也应引起重视。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进程,建立用户、运营商、整车企业、配套商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7月29日,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将在浙江杭州举行。
会议同期还将召开2017中国绿色物流供应链产业高峰论坛。邀请全产业链的优秀代表,共同探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新能源物流车产业如何面对补贴退坡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配送中的优势和地位?如何处理好好整车企业、运营商、终端用户之间的关系?
扫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责任编辑:黄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