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上汽豪赌新能源 5年内覆盖主流细分市场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2015/12/6   浏览7425次   

[摘要]为了支撑这样的产品投放节奏,未来5年内上汽乘用车将投入逾200亿元、逐步投放6款全新新能源汽车,实现对10万元至30万元主流细分市场、A00级到B+级乃至SUV市场的全面覆盖。

“没有几家车企能够拥有我们所拥有的新能源核心技术”,广州车展期间,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向媒体直言。之所以有这样的发言权,是因为王晓秋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基于这样的底气,一直在新能源车方面“深藏不露”的上汽乘用车,将从2016年开始进入快车道。


“从明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会非常密集地投放传统车型和新能源车型,基本上每三个月投放一款。”王晓秋表示。为了支撑这样的产品投放节奏,未来5年内上汽乘用车将投入逾200亿元、逐步投放6款全新新能源汽车,实现对10万元至30万元主流细分市场、A00级到B+级乃至SUV市场的全面覆盖。


技术先行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上汽乘用车推出了“中国首款新能源中高级轿车”荣威E950,这意味着上汽荣威已形成了从A00级车到B级车、从纯电动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再到燃料电池车全覆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值得一提的是,荣威E950的百公里油耗低至1.7升/百公里,综合和纯电续航里程分别达到600公里和60公里。


据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介绍,经过前期的投入和发展,如今上汽的技术发展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上汽开发团队在EDU(智能电驱动单元)方面递交了147项专利申请,其中有30项已获得授权,6项国际专利中也有2项获得了授权”。同时,上汽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也具备一定的优势,能让 “电池5年10万公里的衰减不超过20%,8年12万公里不超过30%”,这也是目前国内首家对电池衰减率做出承诺的企业。


在王晓秋看来,产品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产品力其他都是空谈。为此,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上汽一直致力于新能源产品的研发。“我们把新能源放在第一位,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对2020年整体油耗5升/百公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到2025年,新能源将成为未来动力的主流。”王晓秋表示,“EDU第二代技术出来以后,不仅仅是插电强混车型,强混车型也可以运用这个技术,规模上去后,上汽的成本优势就出来了,核心竞争力也会更明显。”


在技术驱动的战略推动下,上汽新能源在明年起将迎来新产品的爆发年。从明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方面将有新能源SUV、新款纯电动车和全新一代插电强混荣威E550陆续推出。按照上汽集团制定的销售目标,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力争达到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将达20万辆。如果实现这一目标,上汽集团将占据中国新能源(15.96, -0.11, -0.68%)汽车15%至20%的市场份额,成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仁不让的双料冠军。


资本铺路


扎实的技术储备,背后离不开强大的资本支持。此前,上汽集团曾宣布将在未来5年累计投入200亿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产品,以保持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而就在车展前夕,其母公司上汽集团抛出了巨额定增方案,拟以不低于15.56元/股的价格,通过非公开发行9.64亿股,募集资金150亿元,其中72亿元将用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能力,增强自主品牌竞争力。


除了在新车研发方面的投入,上汽集团不久前宣布正式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用车市场。据了解,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在上海黄浦区注册成立了上汽安悦充电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在充电系统及终端网络投资建设、充电及租赁系统管理,新能源汽车销售、租赁和维修服务,停车场资源整合,电子支付、互联网金融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开展业务。至此,上汽集团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研发、生产、销售,至新能源服务领域。在立足上海后,上汽安悦充电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5万个公共充电桩。


数据显示,2014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069辆,上汽集团方面预计今年销量将超过1.3万辆,2016年销量将超过2.6万辆。据朱军介绍,新品已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快跑的推动力。据悉,今年上市的荣威550PLUG-IN插电强混轿车已成为销量主力,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已达7629辆,预计全年销量约1.2万辆。其中,荣威550PLUG-IN7月销量实现翻番,8月、9月销量分别达到1628、1459辆,同比分别增长463%、360%,连续两个月跻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速冠军。面对即将爆发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汽已备足粮草,而自主板块也正在等待这燎原之火。


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许江琴)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