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亚迪和奔驰作为腾势汽车的合资伙伴,定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手中的项目。尽管腾势汽车在销量上的表现让人失望,但还是获得了这根价值8亿的“救命稻草”。
【导读】作为比亚迪以及奔驰的的合资企业,腾势定位于中高端国产电动车。但就目前的表现来看,腾势并没有给两家巨头带来利益,反倒靠输血续命。
从2011年起,腾势就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从产品来看,腾势的产品只有一款车型,这也符合互联网汽车简约的产品风格。从腾势300到腾势400,再到腾势500,腾势用了4年的时间对企业唯一一款在售的车型进行了三次技术升级。
压力巨大下的低迷表现
从产品定价而言,腾势500的补贴后售价为29.88-32.88万元,这与特斯拉Model S以及Model X 71万-131万的定位相比,十分有竞争力。作为比亚迪和奔驰合作的车型,从车身工艺和车内的设计及工艺,腾势的设计都能感受到奔驰的影子。
但是国内的中高端电动车中,不乏竞争者。从特斯拉到蔚来汽车,以及荣威、比亚迪等从中低端上探到中端市场的车型,腾势的竞争压力巨大。
但是从比亚迪早前发布的销售数据而言,腾势的销量并不亮眼。有媒体报道,今年4月份仅售出了287辆腾势电动车,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对这款售价将近30万元的纯电动车型似乎不太感冒。因为除了有荣威REX5、比亚迪宋EV400、吉利帝豪EV450这些来自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竞品外,威马EX5、蔚来ES8等一大批后来的竞争者,都是腾势的主要对手。
截止2017年12月31日,腾势资产总额为人民币 35.43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 29.88亿元、净资产 5.56亿元。2017年度,腾势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9.75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4.77亿元。
另外,从此次的公告来看,在运营6年之后,腾势汽车依然深陷亏损。
2018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腾势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7140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22亿元。
腾势再获输血续命
近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对腾势新能源增资4亿元,与此同时,腾势新能源的另一股东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也对腾势新能源增资4亿元。增资完成后,双方持有腾势新能源的股权比例保持为50%。
据悉,此次增资按照腾势各股东的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共同增资;增资主要用于腾势日常营运所需的人员支出、市场广告费用、支付供应商货款、银行本金偿还及利息支出、整车采购车款、电池的升级及测试、服务网络的建设等。
此外,腾势表示将利用此次增资进一步加强与奔驰核心战略经销商集团的合作,以提高新车腾势500的销量。据悉,在2018年3月腾势500上市后,腾势在全国已有28家专营店和奔驰联合店,其今年会将全国经销商数量增至60家,且新增网点以奔驰联合店为主。
对于此次增资,有业内人士分析到,“增资主要是因为腾势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现金流紧张。”这从比亚迪和戴姆勒在一年内向腾势增资两次可以看出。
早在2017年5月,比亚迪和戴姆勒已经对腾势进行过增资,彼时增资金额共为10亿元。此外,从2011年成立至今,腾势还未实现盈利。2014年腾势首款车型正式上市,当年亏损2.6亿。此后2015年至2017年,腾势先后亏损5.7亿、13亿和4.8亿。
造成接连亏损的原因是腾势销量低迷。数据显示,2015至2017年,腾势的销量分别为2,800辆、2,287辆和4,713辆。而腾势之所以卖不动,一方面是当前消费者对电动车接受度不高,但更重要的还是腾势本身产品力不强所致,尤其是备受吐槽的外观和内饰,还有颇高的售价。
双方看重战略布局
对于比亚迪和戴姆勒而言,腾势是维系两者关系的纽带,此次增资说明双方对腾势的继续支持。但是对腾势自身来说,渠道问题并不是关键,根本问题还是在产品力不足上,所以此次增资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腾势所面临的问题。
比亚迪投资腾势,更多的是想和奔驰产生合作,也探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比亚迪始终想推出纯电动车,而与奔驰的合作研发正好可以补缺中高端市场的产品定位空缺。加上腾势作为互联网汽车,整体的产品定位与比亚迪有较大的差异。作为尝试,与奔驰的合作百利而无一害。
此次增资有利于改善腾势新能源的资产负债率,推动其营运资金周转;有利于腾势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可持续拓展,依托戴姆勒的百年造车工艺和比亚迪领先的三电技术,腾势汽车的产品有望在度过寒冬之后重新焕发生机。
但是就目前来看,腾势依旧任重道远。 从市场反馈信息来看,腾势汽车的定价过高,内饰外观不能接受,这些问题将是决定腾势未来新款车型命运的关键。
(责任编辑:温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