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丽驰汽车超能混动中国行 彰显征服全地形实力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小伊   2018/11/8   浏览17293次   

[摘要]10月16日,丽驰汽车“超能混动中国行”极限挑战活动在成都首站拉开序幕,丽驰汽车开启全地形极限挑战之旅。

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来难以逃避里程焦虑的问题。

 

突飞猛进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有如下山猛虎,但即便如此,半路没电的窘境从未脱离新能源汽车用户。然而,伴随着不断革新的新能源技术发展至今,这一苦涩的“里程焦虑”问题似乎已经有了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开启丽驰汽车超能混动中国行极限挑战

 

123113123.webp_副本.jpg

 

10月16日,丽驰汽车“超能混动中国行”极限挑战活动在成都首站拉开序幕,丽驰汽车驾驶的是拥有尖端科技的超能混动系列神车——V5征途和骐风K7,开启全地形极限挑战之旅,与广大消费者一起探寻破解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奥秘。

 

超能混动集成技术是利用丽驰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对整车内在和外在的系统集成及智能控制构建出的产品研发基础平台;基于该技术平台开发的产品将解决用户续航里程焦虑、增程器噪音大、油耗高、质保短、集成技术难突破等痛点。

 

一直以来,丽驰汽车作为微型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始终致力于提升续航里程,让用户可以行至更远的地方,探寻那些未曾领略之美,让他们的世界可以变得更大。

 

“超能混动中国行”极限挑战活动,将在丽驰V5征途和骐风K7的伴随下开启新的探索之旅,为大家呈现混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完美运用。

 

以领先科技诠释全地形实力


6402343432.webp_副本.jpg 

 

拥有超能混动集成技术为这次挑战更多未知环境与自然气候提供了保障,让V5征途和骐风K7从容面对充满挑战的旅程。

 

SUV的车身、上下相对垂直的造型、整车线条流畅等细节都是丽驰车型的经典设计元素,保证外观俊朗的同时将实用性放在首位。骐风K7采用20cm的高离地设计、V5征途拥有五门四座超大空间,这些独特的设计元素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也令丽驰车型于车身内外设计均彰显出征服全地形的强大实力。

 

不仅是外观设计考究,丽驰超能混动系列V5征途、骐风K7同样有着更加全方位的领先技术实力。

 

丽驰汽车超能混动系统在高海拔地区的输出功率基本不受影响,它的发电功率相对低速电动车依旧充足,足以确保车辆在高海拔地区正常行驶。

 

123123.webp_副本.jpg

 

在丽驰汽车超能混动中国行——云贵高原高海拔极限续航挑战中,丽驰超能混动V5征途和骐风K7在高海拔地区不论动力、续航还是车速都没有出现问题。这次挑战之旅自24日昆明市出发,历经130公里,沿途2000米海报高度,率先前往曲靖市,后南下230公里绕城拍摄,抵达石林彝族自治县,当日行程360公里;25日返程行驶122公里,经历了全程482公里的高海拔极限续航挑战,骐风K7和V5征途剩余电量27%,成功完成500公里高海拔续航挑战。

 

开启微型电动汽车行业混动新时代

 

1243312.webp_副本.jpg

 

增程式混动技术近年在电动汽车行业得到不断应用,而丽驰汽车是行业首批专注该技术并持续进行研发和迭代升级的企业。在今年7月份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增程式电动汽车被发改委正式提名,意味着未来混动电动汽车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丽驰SHEV智能三核混动技术是与宝马i3同一技术路线的混动系统,可超长续航500公里,彻底解决了用户“里程困扰”的核心痛点,相比较市面上的增程器车型,具有油耗低、噪音小、可配备汽车级冷暖空调等优势,这是其他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做不到的。

 

深耕微型电动汽车领域7年,丽驰汽车始终坚持“以技术为牵引、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战略定位,用领先的科技与丰富的造车经验不断提升车辆的性能,并让其成为丽驰品牌的标签。

 

在2017第三届微型电动汽车年度网络评选中,丽驰汽车荣膺了“2017低速电动汽车行业年度技术贡献奖”,是行业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企业,中国汽车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表示:“串联式混动技术在全球也仅为4家企业拥有,丽驰则是国内低速车企中唯一一家。”

 

丽驰汽车超能混动技术能够不断突破续航极限,不仅解决了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面对严苛路况,它也从不畏惧,挑战精神让其勇往直前。微型电动汽车行业的混动新时代,从丽驰汽车超能混动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唐静)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