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中国老挝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新能源车发运仪式在长沙成功举行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21/7/23   浏览219672次   

[摘要]首批援助中国老挝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的新能源车发运仪式在长沙成功举行。


2021年7月23日,首批援助中国老挝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的新能源车发运仪式在长沙成功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先生、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澎先生、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长沙总领事馆总领事本·印塔巴迪先生、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计划与财务司苏纳德·苏加伦副司长、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销售总监叶成辉先生出席仪式并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先生(左五)、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长沙总领事馆总领事本·印塔巴迪先生(左四)、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澎先生(右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陈志华(左三)、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销售总监叶成辉先生(左二)及重要嘉宾出席仪式并合影留念


仪式上,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先生表示,中国与老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随着以中老铁路为骨干、“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和“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为两翼的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推进,中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希望中老双方共同努力、加强协作,确保该批物资发挥实效。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澎先生表示,今天发运28辆由长沙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相信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赛色塔低碳示范区的绿色交通运输、环保出行和节能减排。长沙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与老挝在生态环境、产业、经贸、文旅等方面深化合作、携手共进。


老挝驻长沙总领事馆总领事本·印塔巴迪先生表示,这次发运仪式对于加强和深化中老两国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举行新能源汽车发运仪式,是对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和中国生态环境部在2020年7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具体落实。这是体现中老两国长期相互支持的合作项目,是中老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共同协商达成的结果。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计划与财务司副司长苏纳德·苏加伦先生表示,希望未来双方继续深化战略对接、拓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低碳示范区建设,将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低碳示范区打造成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典范。


向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援助的太阳能LED路灯、新能源车和环境监测设备等应对气候变化物资的工作由国家生态环境部牵头实施,首批物资已于6月发运。此次捐赠的28辆新能源车来自比亚迪,12辆C8纯电动大巴与8辆T5D纯电动卡车是当地的首批纯电动商用车。8辆元EV也将带来超低能耗及超凡性能体验。投入运营后,预计这批新能源车辆每年将助力当地减少约1243吨碳排放,相当于植树超10万棵。


比亚迪元EV


据悉,比亚迪C8纯电动大巴搭载了比亚迪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全球领先的轮边驱动技术、智能启动系统。全新一代T5D纯电动轻卡由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亲自操刀,高度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和欧洲车辆安全标准。元EV整车搭载纯电科技全新e平台,通过高度集成、一体控制,带来超低能耗、超凡性能,是比亚迪着力打造的年轻动感的小型SUV。未来,这批车辆将投放赛色塔示范区实现低碳交通运输,打造老挝“绿色、生态、宁静、现代”的环保城市典范。


比亚迪C8纯电动大巴及T5D纯电动卡车


比亚迪与老挝相熟已久,从2009年布局老挝市场,到如今顺利下线老挝的首批纯电动大巴及商用车,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全球日益迫切的环境保护需求,未来比亚迪将更专注于在当地的推广新能源绿色交通。老挝总理通伦也曾于2020年1月前往西安比亚迪调研新能源车辆以及轨道交通产品。目前比亚迪乘用车在老挝市场保有量超2000台,新能源汽车超100台。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销售总监叶成辉表示:“非常荣幸能在比亚迪长沙工业园与大家共同见证中国老挝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新能源汽车发运仪式。此次携手中国生态环境部助力赛色塔低碳示范区发展绿色交通,比亚迪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与肯定。后续,我们还将在当地聘请多位售后服务专员,为车辆提供更完善可靠的售后服务。”


如今,比亚迪已在全球设立多个生产基地,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其中,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的足迹已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在全球累计交付超6.5万辆纯电动大巴,是首个进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


(责任编辑:葛良宵)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