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换电赛道迎发展风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争相布局

来源: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22/8/5   浏览13910次   

[摘要]日前,蔚来与宁德时代宣布布局换电赛道的新进展。蔚来称,到2025年,将与壳牌在国内共建100座换电站。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充电模式的效率制约日益显著,充电补能方式愈发多元化,换电模式正吸引各方巨头布局,迎来快速发展期。

  日前,蔚来与宁德时代宣布布局换电赛道的新进展。蔚来称,到2025年,将与壳牌在国内共建100座换电站。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充电模式的效率制约日益显著,充电补能方式愈发多元化,换电模式正吸引各方巨头布局,迎来快速发展期。

  换电模式优势突出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达21.6%。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仅靠充电方式难以满足巨大的补能需求,且充电方式存在补能时间长、不灵活等瓶颈,饱受新能源车主的诟病。在此背景下,换电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缩短新能源汽车补能时间的重要途径。

  除补能时间短外,换电模式还具有一系列优势。业内人士表示,10分钟的燃油车补能时间是衡量电动汽车充电速度快慢的重要标准,而换电模式可以将补能时间缩短至3分钟-5分钟,有效解决了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换电模式下电池充电较为灵活,可以更好配合电网运营,解决不同时间段负荷不均匀问题,提高其利用率。”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换电站可以支持清洁能源发电,对减少碳排放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采用换电模式的车辆应用车电分离技术,便于电池的产权与用权分离,可以消除终端用户对车辆保值的顾虑。”张翔说。

  东兴证券表示,基于换电补能的诸多优点、车电分离的新商业模式和换电运营的盈利高确定性,预计“十四五”期间换电设备市场规模将实现超10倍增长。

  各方加快布局

  中汽协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继续攀升,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技术路径,换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布局。

  车企方面,8月1日,首座蔚来与壳牌合作的充换一体站上线运营。该站是蔚来在全国布局的第1048座换电站、第1777座充电站,其投运标志着蔚来与壳牌在电动汽车能源领域的合作正式开启。此外,双方将共同推进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动力电池企业方面,7月31日,宁德时代宣布已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换电运营、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换电设备商方面,瀚川智能日前发布公告,公司拟进行不超过1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募资拟用于智能换电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智能电动化汽车部件智能装备生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随着各方加速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站规模快速扩张。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保有量新增284座,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达1582座,同比增长121%。

  信达证券表示,随着政府支持动力电池包标准化推进,车企电池型号标准化的接受度提高,换电站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痛点亟待解决

  当前,换电模式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期,但仍面临不少“痛点”需要去解决。

  “电池包标准不统一、换电车型较少、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制约了换电模式的发展。”张翔表示,每个厂家电池包的规格不一样制约了换电站的发展,如果将电池包标准化的问题解决了,换电的商业模式就会被打通。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政策,在换电模式推广、配套设施建设、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022年以来,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换电支持政策逐步完善。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

  地方层面,北京、成都、广西、安徽、苏州等地今年纷纷出台换电支持政策。以苏州为例,《苏州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需投资约60亿元建设充换电设施;到2025年,带动电动汽车行业产值增长843.4亿元、动力电池行业产值增长328.21亿元。重庆市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换电站200座,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设施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朱肖莉)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