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比亚迪真是鲨疯了,前三季度净利润在91-95亿元,三季度归母公司净利润55-59亿元,利润规模迅猛增长
最近比亚迪真是鲨疯了,前三季度净利润在91-95亿元,三季度归母公司净利润55-59亿元,利润规模迅猛增长。那么卖了多少台车呢?1-9月份比亚迪销售115.29万辆,约占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29.7%,也就是10台新能源车里面3台是比亚迪卖的。市场份额领先上汽通用五菱20.1%,超过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共交付的90.86万辆。
比亚迪,坐稳新能源车全球销量冠军王座。
百年汽车发展史,德系、美系、日系粉墨登场这许多年,但是在当下,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由籍籍无名的配角终于走到了舞台中央,属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开始了。
对电动汽车产业不熟悉对朋友可能会好奇问“怎么比亚迪突然火了?卖爆了?”“成了“香饽饽”,事实上,比亚迪从2008年投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到如今逆袭成为行业神话,已经用了14年。
万亿市值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1、供应链垂直一体化
与动辄晒一大堆供应链名录的一众车企不同的是,比亚迪在“三电”领域早已实现了全栈自研,这就注定了,比亚迪非旦不会被供应商掣肘,还会在市场低迷态势下,进一步释放产能。在供应链条和终端价格上,拉大与对手之间的鸿沟。
在2022年颇为复杂的局势下,比亚迪成功摆脱芯片短缺、疫情停摆、补贴退坡等困境,就是全栈自研的优势体现。再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在大众、戴姆勒、吉利、上汽、蔚来、威马等一众车企业都被电池卡住脖子的时候,而比亚迪早已实现“电池”自由。
① “所有汽车元件,能自己造的就自己造”
在电池领域,比亚迪牢牢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技术,并拥有完备的大规模全自动化生产线,有着强大的电池生产能力。
在芯片领域,比亚迪在2002年就成立了智能控制IC事业部,到2020年正式成立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就是研发生产包括车规芯片在内的各类集成芯片。
在智能网联领域,2007年比亚迪成立了比亚迪电子,自主研发Dilink汽车智能系统,并积极布局以智能网联系统、智能驾驶座舱以及自动驾驶系统为核心的汽车智能系统开发。
其他零部件制造领域,2019年比亚迪先后成立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精工等弗迪系公司,分别负责动力电池、车用照明、汽车电子、汽车动力总成和汽车模具等零部件的研发制造。
弗迪系公司加上比亚迪电子、比亚迪半导体,基本上覆盖了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自销全部环节。
可以说,“除了汽车轮胎和玻璃,比亚迪几乎具备所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
② 多、强、全的生产制造实力
比亚迪在国内设立了九大生产基地,将汽车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研发设计、模具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服务等整合到一体。
比亚迪在几个重要的生产中心周边同时设置电池和芯片工厂,汽车元件可以直接就地取材,不用跨地运输,也不用担心局部地区因为某些因素停工,会影响到其它工厂的正常生产。也正是这样分散化的产业布局,让比亚迪在面对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之时,能够临危不乱,继续维持正常的生产与销售。 平时不觉得多厉害,直到行业动荡之时,大家才真正知晓其价值。
2、技术领先,全面电动化
比亚迪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牢牢掌握着电池、电机、芯片、电控等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2020年针刺安全闻名与世的刀片电池和2021年搅局混动市场的DM-i超混技术,超级混动核心的EHS电混系统,骁云1.5L/1.5T插混专用高效率发动机等,还有e平台3.0、IGBT4.0、CTB、Sic、iTAC等神仙技术一路加持,在智能网联、快充技术、智能座舱、未来驾驶方向逐步站到食物链的顶端。
比亚迪官方正式公布了旗下2022年9月份的销售数据
部分技术介绍:
① DM技术
发展历史:与其他新能源车企纯电战略路线不同的是,比亚迪汽车一直以来都坚持“插混+纯电”的“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比亚迪是全球首家发布并量产插电混动技术的企业,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插混汽车F3DM,经过四代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拥有15年的插混技术经验积累,DM技术累计获得专利已达到408项,
以2018年当时的情况看,纯电动汽车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存在很多使用上的不方便,比如说历程焦虑、基础充电设施不完善等等。而插电混动车型,就不存在上述问题。相比传统的燃油车,插电混动车型有着更低的油耗和更好的操控体验。加上免购置税、更低的使用成本,更容易被燃油车主接受。
一战成名:刀片电池与DM-i技术;刀片电池针刺试验“超安全”性能等不多赘述。我们来看DM-i技术的应用。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是DM的升级版,核心零部件以及各个控制单元做到了100%完全自主研发。DM-i车型打破了原来混动发动机和电池并联的结构,以电动为主,发动机辅助发电的结构模式,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行驶里程能够达到上千公里,其核心技术还是发动机的技术突破。DM-i技术是用的是骁云版混插专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理想状态下能够达到43%的热效率,可以说是完全为了发电而服务的发动机,在整套发电系统的优化下,发动机是由电脑控制的,是一直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使这款发动机的空压比能够达到15.5,使动力转化率很高。同时取消了传统的轮系传动系统,加上DM-i使用核心的EHS电混系统使得能量优化的升级,它的油耗低的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② SIC
新能源汽车大BOSS级的核心芯片是IGBT/SiC,比亚迪的IGBT/SiC都拿出了业界领先的产品。其中比亚迪半导体SiC功率模块斩获2021年度“全球电子成就奖”,其研发的1200w 1040A的sic功率模块,可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将近30%的功率,该模块适配比亚迪自主打造的e平台3.0,从来达到更大的充电速率。
③ iTAC
比亚迪的iTAC技术,它可以智能控制车辆前后电机的扭矩输出,改善纯电动车的各项性能。iTAC的全称是intelligence Torque Adaption Control,由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智能扭矩控制系统,是在比亚迪e平台3.0的基础上开发,后续亦搭载在e平台3.0的高性能车型上。
有了iTAC技术的加持,车辆在起步瞬间,车轮就减少了打滑。车辆在加速过程更快速更平稳,0-60km/h加速时间比无iTAC技术的快了0.7秒。
I
TAC技术不但能提升电机的扭矩调整速度,而且能帮助增强车辆的四驱性能,让驾驶者轻松驾驭高性能电动车,从容面对湿滑的冰雪路面,一键开启后,新手秒变“老司机”。
所以有iTAC和无iTAC的区别,就像同样的食材,交给路边摊的档主炒熟和交给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来烹饪,最终菜品呈现出来的精致程度是很不一样的。
3、市场表现:竞争对手强到只剩下自己
① 品牌方面,除了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王朝系列车型外,今年更是快速推出了定位明晰的海洋系列多款车型,包括以纯电为主的海洋生物——海豚、海豹,以及以DM-i超级混动技术专属的军舰系列——驱逐舰05等。
② 在市场定位上,比亚迪以20万元以下的大众市场为目标,通过热销车型汉、海豹等车型来拓展中高端市场,通过腾势和高端新品牌不断实现品牌向上,进一步打开价格天花板。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正处于车型丰富、车价上探、销量不断攀升的阶段。三重合力之下,比亚迪正处于量价利齐升的通道中。
③ 产品矩阵上,爆款层出。上半年,比亚迪基本保持了半个月一台新车的节奏,正常的乘用车周期从立项到量产正常是在18个月以上,每半个月出一台新车的背后离不开庞大的产品矩阵的建立、巨额的研发投入以及高效的团队节奏。
汉EV千山翠限量版售价32.98万元,内饰豪华度极高,3.9秒破百,纯电续航610KM;唐DM-p王者混动的到来则彻底颠覆了动力和省油之间的固有矛盾,带来了6.5L亏电油耗,和1020KM综合续航和4.3s百公里加速。
e平台3.0首款车型的海豚,凭借可萌可酷的颜值,以及刀片电池、DiLink智能网联的赋能,成为年轻人第一台车的首选;以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CTB为主打的纯电轿跑海豹,是比亚迪推出的首款后驱车,预售7小时订单超过2.2万台;搭载了DM-i超级混动系统的驱逐舰05,百公里加速7.3s,亏电油耗仅3.8L,拥有1245公里的超长续航。
定价上:比亚迪的单车平价售价已经达到15万元,产品价值与价格的产出已经趋于平衡,才会获得消费力和口碑的强势支撑。
④ 渠道建设方面,大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趋势,比亚迪在造车19年的过程中,已经具有稳固的传统渠道的经营模式以及营销策略。对比于造车新势力的直营模式以及其他众多的自主品牌,比亚迪的4S店不仅能在一二线与造车新势力分庭抗礼,也能够遍布三四五线城市。形成了广泛的客户认知,加上“疯狂”的市场销量表现,又反哺与渠道发力。
4、经销商个例
以比亚迪西南地区某经销商为例,初始投资一千万,每个月销量一千台,一台车利润8000块,这里面还没有包含保险返佣、单店返利等,跟对品牌,一年小赚一个亿。
结语:
比亚迪全链路上下游全局性良性发展,在一步一脚印的进阶中,巩固并加深了供应链壁垒、核心技术壁垒、插混及其他汽车技术人才壁垒、工艺壁垒、品牌壁垒,在看似缓慢的“蓄水养鱼”之后,已然打开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领域的新格局。
现在的表现,只是成功刚刚拉开的序幕。
让我们一同见证一个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史上的辉煌新时代。
(责任编辑:张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