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中国制造2025”北京方案出炉: 抢占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八大产业主导权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2015/12/10   浏览7336次   

[摘要]北京市12月9日公布了《北京行动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关停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推动存量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同时北京将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等八大新产业生态专项。


北京市12月9日公布了《北京行动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关停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推动存量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同时北京将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等八大新产业生态专项。


参与《纲要》编制的专家表示,北京方案提出的三个“一批”重在产业转移,进而提升北京市的产业形态,建设高精尖的产业体系;北京根据自身比较优势选定的八大新产业将紧紧围绕着“北京创造”在更广泛的产业链上作布局,打造产业生态体系,而“北京创造”则是整个方案的核心主题。


八大产业着眼“北京创造”


参与《纲要》研讨的工信部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纲要》此前是直接将“北京创造”作为整体方案的主题的,公布的纲要虽未明确以此为主题,但在内容上却是紧紧围绕着“北京创造”来部署的。


《纲要》选择将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作为重点,实施八个新产业生态专项,提出通过“实施一个专项、打造一个生态,主导一个产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系统,抢占产业主导权。


左世全表示,北京选择将这八个领域作为重点,是因为它们贴近北京已有的产业现状,同时又突出了北京的比较优势,也符合国家整体方针政策的大方向。他强调,《纲要》提出的是要打造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完善这些行业的制造领域,而是着力培育其研发、设计、后期服务等整个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产业,打造一个更为广泛的产业生态。


在八大产业基础上,北京还指出了重点发展的五类高精尖产品,即代表产业制高点的创新前沿产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产品、体现制造业服务化的集成服务产品、推动产业轻资产化的设计创意产品和保障基础民生需求的名优民生产品。


在左世全看来,北京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其创新资源密集,聚集着大量顶尖的人才资源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是新理念、新业态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因而,北京提出实施“北京创造”具备独特的自身优势。


《纲要》提出实施四维创新,即把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标准创制和商业模式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这正是左世全所强调的“北京创造”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则认为,“北京创造”和“北京制造”的最大不同在于,在‘北京制造’传统模式下,经济发展、产业规模扩大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三个要素的投入,而‘北京创造’的关键是让第四要素——技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多地要把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到依靠技术创新上来。


三个“一批”重在转移与升级


北京方案的核心目标是,把北京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增长引擎、引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先行区域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为此《纲要》提出要通过“关停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推动存量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再造产业发展新势能。


左世全认为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是《纲要》最重要的一个着力点,构建北京高精尖的产业体系则是重要的一大方向。“《纲要》提出了三个‘一批’,实际上北京现有的制造业层级已经比较高了,落后的需要关停淘汰的产业是比较少的,重点在于转移和升级。”


左世全表示,转移方面,北京将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疏散非首都功能;而升级方面则主要着眼于提升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比如加强新产业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能力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打造高精尖的产业体系。


姜广智表示,北京市正在进行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很多人认为北京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没有条件或者未来也不需要有新的发展,这是不正确的。“疏解制造的环节是‘去制造化’,这不等于去制造业。”姜广智称,制造业内涵丰富,不仅是制造业制造化这一个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而后者有望为北京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左世全表示,三个“一批”不仅着眼于产业和发展动力上的“腾笼换鸟”,还着眼于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介绍,完善产业布局的核心是对传统空间格局的优化,而不是新上开发区、新上用地项目。“要搞好工业用地的循环利用,探索推广‘先出租后出让、出租出让相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同时对32个市级以上园区和基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布局优化,引导各区、各园区突出1-2个领域聚焦布局,集中突破。”



(责任编辑:丽萨)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