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型电动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盖与其未拿到“准生证”就进行大规模销售有关。随着小型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的飙升,关于其转正的呼声也一直一浪高过一浪,但反对之声也从来没有停止。
(中国电动汽车网记者 齐凯强)小型电动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盖与其未拿到“准生证”就进行大规模销售有关。随着小型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的飙升,关于其转正的呼声也一直一浪高过一浪,但反对之声也从来没有停止。
对于小型电动汽车,学界、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相关产业政策一直处于“难产”状态。究竟小型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三无车辆的“野蛮”扩张
据统计,2015年山东省主要企业生产小型电动汽车34.7万辆,全国产量约为70万辆,远高于同期全国纯电动乘用车15.2万辆的产量。2016年1-5月份山东新能源暨小型电动汽车产量达22万辆,同比增长52%。预计今年全国小型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100万辆。
小型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源自市场的需求。在农村地区,公共交通不发达,摩托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在实用性和舒适性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但是传统汽车的价格和使用成本,以及驾照牌照又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小型电动汽车则成功填补了摩托车和传统汽车之间的市场真空。
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厂家,看中市场需求以及利用政策的不完善,粗制滥造,在没有任何技术要求、安全测试的情况下,把汽车完全拼接、组装而成。而这些小型电动汽车的外壳主要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一旦发生两车碰撞事故,这些脆弱的外壳很难对驾乘人员构成保护。
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表示,必须尽快确立行业规范,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减少、杜绝粗制滥造,扶持正规企业快速成长。
“合法化”面临考验
现如今,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小型电动汽车作为低端产品是否值得提倡。有业内人士认为小型电动汽车的技术含量不高,不符合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策略。
然而,这一观点却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的反驳,他认为,正是有关部门对小型电动汽车的“嫌弃”直接导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错失积累基础技术力量的最佳机遇。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就是小型电动汽车的性能问题。很多人认为小型电动汽车性能低下,不能代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且不像传统燃油汽车那样经受过碰撞测试等安全测试,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这一观点同样受到一些行业骨干的反对。他们认为,早在2012年由工信部、科技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短途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摸底检测分析项目’调研中,就陆续对小型电动汽车企业的畅销车型进行了性能试验,包括100%正面、侧面碰撞、最高时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可靠性等数十项。这些指标是完全按照《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进行的。而且,山东省小型电动汽车每年都能批量出口到到欧洲、美洲,并取得当地的相关认证、上路行驶。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山东省主要企业出口量超过2000辆。
在山东,时风、丽驰等品牌的小型电动汽车已经走出了“老年代步车”的阴影,成为一些年轻人的出行工具。购置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外形时尚等因素,使小型电动汽车比燃油动力汽车和大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更具竞争力。
倒逼政策逐渐废止
虽然国家层面对小型电动汽车的管理尚处于空白,但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份出台地方性管理规定或者行业标准,先行尝试对低速电动车的监管。
山东是全国小型电动汽车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早在几年前,山东省就曾出台过一些管理准则,为小型电动汽车正名。2013年底前,山东淄博、聊城、昌乐、德州等地均发布了地方性小型电动汽车管理办法。2014年6月12日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发布了小型电动车行业标准,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政府正式出台阶梯管理政策和办法的过渡性方案。
据了解,有些地区,不仅允许小型电动汽车上路,还对小型电动汽车进行扶持。如河南省驻马店市不仅允许小型电动汽车上牌上路,并提出有条件的对车型进行补贴;四川省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小型电动汽车升级换代,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小型电动汽车。到如今,已有10多个省,20多个地市为小型电动汽车解禁。
与此同时,业界倒逼政策的努力仍未停止。5月26日至29日,全国41家低速电动车主要生产企业齐聚山东德州,携近近百个车型参加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大赛期间,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学勤先生表示,这次大赛举办目的第一是检验产品,第二是提振产业发展信心,第三则是通过向社会展示小型电动车的性能和产业发展。
现在的小型电动汽车行业一方面当前市场上存在大量不合格的低速电动车,亟需规范国家层面的管理政策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低速电动车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潜在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需要明确身份。有关专家认为,如若国家能够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和规范,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会有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陈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