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电动车积分,德系车企怕什么?

来源:新能源与电动车   作者:综合报道   2016/11/25   浏览6764次   

[摘要]中国一些企业具有一种天然禀赋——把一项看似美好的政策钻成筛子。这类例子不胜枚举。电动车骗补已经是前车之鉴,如今轮到积分政策了。

本届广州车展首发新能源汽车19款(不包括两款非插电混合动力车),占首发新车总数的24%,中外各大品牌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新战略,新能源汽车行情从未如此高涨。然而,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厂家的忧虑、疑惑和无奈,其背景是按工信部9月22日发布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从2018至2020年,车企销售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8%、10%和12%,积分不达标的企业将削减产量,或者选择向正积分有富余的企业购买积分。德国媒体认为这个草案“让德国汽车制造商压力倍增”,是“生态爱国主义”。可实际上,对此感到焦虑的不止是德系车企。



问:这次广州车展上我采访了多家中外车企。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占比能不能达到8%的问题,他们要么含糊其辞,要么干脆说没可能。其中,德系车企高管的反应最强烈,跟德国媒体差不多。您怎么看?


答:德系车企比较强势,说话直率,这不难理解。从技术上看,德系车企造新能源汽车不是问题,还有轻量化的优势,插电混动早就有了,此外,奔驰、奥迪、大众都将推出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的纯电动车,也是最先进的,但关键是时间问题。你今年出台一项新能源汽车政策,明年就要企业达到8%(作为样板的美国加州第一年的要求是2.5%),对销量大的、原有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不足的企业来说,要想达标就必须新增多款新能源汽车,而这些新车的开发流程至少要两三年,包括引进车型的本土适应性研发;新车上市后,市场推广也需要时间,而市场需求又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8%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德国车企,特别讲究开发流程的严谨,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动作就比较慢。如果哪家车企敢说你今年推出一个新政策,我明年就能从无到有地推出一款相应的新能源汽车,那就是耍流氓了。


包括德系车企在内,没有谁说你不该有这项政策,也没有谁说我压根就达不到你的要求,而是说你制定政策要有可预期性、可操作性,不能搞突然袭击、大跃进,要给出合理的提前量,否则成本太高。


问:是这样。说到政策的可预期性,有德系企业说,原来在国产新能源汽车上都使用三星、LG等国际主流电池厂商提供的电池,但这些电池至今无法进入工信部的“白名单”,得不到补贴,所以只好把原来的电池废掉,而改换“白名单”上的电池又要两三年时间来进行各种测试、路试,来保证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成本太高。


答:电池“白名单”不是针对德系车企的,上汽、东风、长安、奇瑞、长城等中国汽车品牌也选择了LG化学和三星SDI两家作为供应商,同样面临切换供应商的麻烦,也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解释说:“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会对动力电池企业和产品提出一些要求,但不会简单地与电池目录挂钩。”


问题是什么叫“不会简单地与电池目录挂钩”?给人的感觉是“还是要挂钩的”。这样的政策表述缺乏透明度和确定性,让人捉摸不透,只能被迫做出保险但代价高昂的选择。


问:有的车企高管认为新能源汽车“卖给谁”是最大的挑战。您怎么看?


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政府或政策主导的,目标是节能环保,其必要性不容置疑,在雾霾严重的今天,尤为如此。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一直是个大问题,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往,有关部门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计划曾多次落空。去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是20.68万辆,今年1-10月销量24万辆,大大低于计划目标。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是多少,还是未知数。毕竟,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需求,除了政策多变外,充电基础设施配套也是很大的问题。我一位央视的朋友买一辆腾势电动车,花了3个多月时间,动用多种关系才搞定充电桩;物业还说,这是本小区的第一个充电桩,也是最后一个。我也想买腾势,但小区物业就是不让安充电桩,只好算了。


问:有车企高管甚至说,如果这项政策真的就这么定了的话,有的工厂就会关门,工人就会失业。真的会有这么严重吗?


答:前提是这家企业无法达标,也无法在市场上买到积分,那就真剩下减产、下岗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研发流程的要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推广需要有个过程,积分交易市场也要有个培育过程,再说目前的暂行办法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我估计政府有关部门会在最后敲定的文件中,把8%的时间点向后推迟,有可能是2020年。


问:有企业担心,积分政策会催生一批专门生产劣质电动车,靠卖积分发财的企业,毒化市场。您怎么看?


答:这种担心一点也不多余。中国一些企业具有一种天然禀赋——把一项看似美好的政策钻成筛子。这类例子不胜枚举。电动车骗补已经是前车之鉴,如今轮到积分政策了。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制定、执行好相关标准和交易细则,防止劣质电动车拿到积分、进入市场,同时也要严防审批腐败,否则,不过是将无良企业骗补的对象从政府财政转移到了企业身上,积分交易市场将一片混乱,走向政策制定者初衷的反面,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都将为此付出极大代价。媒体有责任把丑话说在前头。


总之,政府要制定一项有效的政策,就必须有足够的可预测性、透明性、可操作性和配套性。



(责任编辑:陈jing)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