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如果BYD不开放进场,CATL将会成为新能源乘用车电池领域的独孤求败

来源:曾丽平   作者:综合报道   2017/4/28   浏览8406次   

[摘要]目录限制导致动力电池供应商选择范围减少,2020年前,CATL几乎成为主流乘用车企的主要选择.


近日,笔者和一些车企的朋友聊了聊,也在上海车展上转了一圈,问到他们配套电池供应商的时候,答案都是惊人的一致:CATL。按照车企3~5年的产品开发周期,提前2~3年的开发供应商的窗口期来看,未来3年要上市的主流新能源车型的电池供应商可能都会是CATL。如果比亚迪不放开进入这个市场,万向A一二三还继续主攻低压电池和商用车市场的话,CATL将会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独孤求败”。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会是下一个主要增长点,主流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乘用车市场会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必争之地


中国政府从09年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主要经历了以下个阶段:


2009~2012年,“十城千辆”工程;


2013~2015年,在88个城市进行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城市;


2016~至今,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区域扩展至全国。前期,由于政策驱动因素,新能源主要是在商用车领域,乘用车除了部分自主车企积极参与之外,大部分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未来,随着政策方向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多的乘用车企业开始推出新能源。比如通用的Velite、宝马X1、大众辉昂PHEV、上汽荣威eRX5、ei6等等,同时还有更多的车型在开发过程,在未来两三年会出现新能源车型井喷上市。


而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目前由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火爆。而且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对于电池的用量较大,使得很多企业在这几年尝到了甜头。但是,相比商用车市场,乘用车对于供应商的质量、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高很多,这样导致很多动力电池供应商无法进入乘用车企业的配套体系。当然,这里的乘用车企主要是指生产中高端车型的企业,不包含那些低端A00/A0级电动车的企业。而笔者认为,未来几年,随着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更多新能源车型的推出,乘用车领域将会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必争之地。


目录限制导致动力电池供应商选择范围减少,2020年前,CATL几乎成为主流乘用车企的主要选择


众所周知,车企零部件领域也存在着鄙视链:豪华车企>普通合资车企>主流本土车企>非主流本土车企>商用车企业。目前,中国的电池企业有近百家,其中出货量最大的几家企业:比亚迪、CATL、沃特玛、国轩等公司,除了比亚迪自己自足以外,沃特玛是商用车电池供应商,国轩是江淮等车企的供应商,只有CATL进入了宝马的配套系统,站在了这个链条的最顶端,傲视群雄。所以他的客户几乎囊括的所有类型的车企。


合资车企由于前几年对新能源处于观望状态,动作较慢,大部分新能源车型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但在开发供应商的过程中,发现国外原供电池供应商都无法进入中国电池企业目录。这样, 合资车企就面临着两种选择:


1、继续和原供电池供应商合作,不拿政府补贴,比如北京奔驰C级的PHEV车型、上汽通用的VELITE 5等;


2、选择中国本土的供应商,拿到政府补贴,。这种情况下,对于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合资企业只能在豪华车企、普通合资车企和主流本土车企供应商里面进行选择,而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CATL(宝马、上汽、北汽、东风等配套)和万向一二三(上汽、广汽等配套)两家。


万向A一二三是我们觉得目前唯一可以和CATL进行竞争的公司,主要原因:


1、美国A123system的背景,多年与上汽的合资合作,在技术研发上有一定的优势;


2、拿到了通用 48V系统的大订单,有主流合资车企背书。


但事实上,万向在中国本土市场发展较慢,主要是因为:


1、万向一二三的管理总部在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和客户开发方面都相对缓慢;


2、A123system一直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深耕,但在三元领域的研发开始较迟。


综上,有宝马背书的CATL几乎成了主流合资企业在高压电池方面的唯一选择。当然,万向A一二三的背后还有万向自主生产的电动车,这应该也是万向有底气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的原因。


按照车企3~5年的产品开发周期,提前2~3年的开发供应商的窗口期来看,未来3年要上市的主流新能源车型的电池供应商可能都会是CATL。如果比亚迪不放开进入这个市场,万向还继续主攻低压电池和商用车市场的话,CATL必定成为新能源乘用车电池领域的“独孤求败”。


以下是部分主流车企和车型的电池配套情况:



目前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少好的供应商;产品技术和质量才是进入主流乘用车配套体系的敲门砖


随着2020年后政府补贴结束,新能源汽车进入完全市场化的阶段,日韩电池企业就不能再被电池企业目录被拒之门外,车企也会有更多选择。这样意味着本土电池企业还有3年的窗口期,在这三年内如果不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将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需要抛弃炒作的外衣,脚踏实地进行技术研发和质量提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好成本的控制。同时,也希望一些已经有一定技术积累的电池企业,比如国轩、力神、比克、光宇、星恒等电池企业也加快自己的产品提升和市场开拓的步伐,参与到乘用车配套市场这个更激烈的竞争中去。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从一个电池大国变成一个电池强国。



(责任编辑:SIA)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