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蟹岛之痛反思!哪道防线失守酿电动客车大火?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综合报道   2017/5/5   浏览10784次   

5月1日下午,北京蟹岛度假村80辆电动大巴车着火,造成近亿元损失,这是新能源汽车自2009年批量推广以来,国内发生的规模最大的着火事故,也因此备受业界关注。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愈发火热,但同时各类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电动汽车起火的新闻层出不穷。国家科技部 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表示,新能源汽车发生的火灾次数随着产销量增长而增加。粗略统计,平均每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次数为50次,据此推算,到2020年如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时,火灾事故将达到250次。


记者调查发现,电动客车(含油电混合动力)自2016年以来,发生较大的起火事故高达17起,占整个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比例约为62%,可谓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的“主力军”。


那么,电动客车为何如此容易“火”?其着火原因有哪些?这些火灾事故给新能源汽车从业者带来哪些警示?


电动客车如此“火”,原因何在?



据记者统计,自2016年初开始,媒体报道出的电动客车起火事故17起,其中多次火灾发生在充电与行驶过程中。


2016年4月13日,深圳宝安323路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着火,事故车型为五洲龙油电混合车。而此前,五洲龙已经发生过数起火灾事故,其中一次为动力电池过充电72分钟,造成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导致火灾。



2016年7月7日-8日,江苏南京道路严重积水,两辆由苏州金龙生产的海格牌电动大巴浸水后发生起火事件。


2016年9月16日,在广东惠州205国道宇通电动公交车被追尾后起火,无人员伤亡。据悉,此次起火原因是电池不抗拒冲击而短路起火。


此外,2016年至今还发生过人为纵火事件、空调线路故障起火及数起线路老旧问题起火事件。


电动客车频发的着火事故不免让业界发出对产品安全技术的质疑。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看来,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分为三部分,包括动力电池的安全、电动汽车整车安全、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他告诉记者,虽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但有些安全事故则涉及整车问题,并非电池本身造成的,比如碰撞起火。此外,各种电气线路短路也会引起着火,新能源汽车长时间泡水进水后引起短路就是其中一例。


在王秉刚看来,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广的同时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减少可燃物质、减少发热量;电芯、电池包、BMS系统、整车以及充电设施等要精心设计,提高安全技术标准;在生产制造环节要提高电池单体质量、系统质量与整车质量;车辆的安全运行要做到充电安全、恶劣天气下安全运行;通过火灾预警、灭火装置、灭火隔离等降低事故伤害,产品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逃生时间;最后就是电池的回收利用以及再利用的安全问题。


从记者统计多起电动客车起火事故可见,提高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核心。


“真凶”剑指车辆安全管理


回顾此次北京蟹岛电动客车火灾事件,记者了解到,事故车附近的充电设施由万邦充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该公司旗下的星星充电称已排除充电起火的原因。


据悉,火灾发生后,该公司运营部调取充电黑匣子数据查阅5月1日蟹岛充电桩的所有充电记录,发现离火灾最近的一次充电过程电流电压正常无波动,最后是账户余额为0停止充电。因此,此次火灾与电动客车技术安全层面的关系并不大。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院士钟志华指出,打造电动汽车的安全要从三大方面考虑,其一是政策法规和标准层面,其二是技术层面,其三是使用层面。根据记者掌握的信息,此次火灾事故主要原因应归结至管理方面,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火灾频发时期,防范意识并未提高。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明确指出,此次火灾初步原因是由杨絮遇火蔓延后引起客车燃烧。因此在大量客车停放区域,提前做好火灾防护工作,或许就不会有这次震惊业界的大火。


第二,停靠位置是否安全,车辆之间是否保留安全距离?据悉,此次火灾发生后蔓延十分迅速,消防员用了2个多小时才扑灭大火。因此不难猜测,车辆的停靠距离太近,一方面加速了火势的蔓延,另一方面则增加了消防难度。


第三,消防过程是否专业?这批起火车辆为安凯 HFF6111K10EV车型,采用国轩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据专业人士介绍,锂电池着火扑灭的正确方法是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而不能直接喷水。


北京蟹岛电动客车起火事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此次事故却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警示,除了要不断完善电动客车本身的安全技术,车辆的使用安全及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更应该被各方重视。



(责任编辑:小娟)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