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只是造了个壳子?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7/5/10   浏览7438次   

前段时间,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5日在上海首飞成功,但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声音:有人说C919中国人只是造了个壳子。然而实际上,即使是波音空客,也不可能生产所有零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有这样的声音:自主品牌车企只是造了个外壳,装了三电系统,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在传统汽车领域,国产汽车由于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技术积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被世界汽车巨头远远抛在身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差别,就是动力系统,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即绕过了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的限制,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到底有没有差距,差距有多大?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这里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三电”是新能源车企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吗?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家通常称电机、电池与电控的“三电”技术为核心技术,因此有人士表示,大部分的自主品牌仅掌握了整车控制器和三电集成技术,因此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只是造了一个壳,东拼西凑了一辆车。那么问题来了,“三电”技术是不是新能源车企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国外新能源车企是否实现了“三电”技术全覆盖?


特斯拉之于电动汽车犹如苹果之于手机,我想任何对电动汽车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以特斯拉技术为例,目前,特斯拉的动力电池选用了松下提供的18650电池;电机方面,特斯拉采购的是台湾富田电机交流感应电机,通过一些专利技术提升了功率重量比,这方面其实算不上太先进;电控方面,特斯拉对电机、车内电子设备的控制也较强,但除了电池控制系统以外没有绝对优势。作为一家在新能源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的企业,特斯拉总体来看,在“三电”技术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当然,也有掌握了“三电”技术的新能源车企,以垂直整合模式的比亚迪为例,从模具到雨刮刷、轮胎等,比亚迪一辆车差不多70%的零部件都由自己生产。王传福表示,技术创新层面,汽车各个部件是相互作用的,分散到由各个零部件企业分别研发创新,很难达到统一性效果;成本层面,供应商做创新,永远不会告诉厂商部件真实成本。因此,垂直整合是比亚迪的一个既定战略。


结合以上两个素材,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车企并不是必须掌握“三电”技术,这更多还是看车企的战略选择。


除“三电”外,新能源汽车制造仅仅需要一个壳吗?


前文提到,新能源车企并不是必须掌握“三电”技术,那么可能又有人要问了,除“三电”外,新能源汽车制造不是只剩下一个壳了?


特斯拉在“三电”技术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那么特斯拉是凭借什么站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前端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很大的原因可能在于,特斯拉有着世界上最顶级的电池管理系统(BMS)。


由此也有人产生了一种误解:自主品牌与合资、外资品牌的差距就在于自主品牌车企没有掌握BMS技术。然而,BMS只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这并不等于BMS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从笔者与BMS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来看,他们对自己的定位非常的清晰,作为衔接动力电池与整车的纽带,他们的主要作用是配合二者的应用,而很难说去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从相对专业的角度来讲,汽车的技术可以分为基础技术和整体技术,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即电机、电控、电池技术;整体技术即整车技术,关键是整车理念与配件生产质量与专业化问题。作为整车厂,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最重要的任务是把资源整合好,其核心的技术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匹配和整车匹配的能力,包括:底盘调校、NVH性能、安全性能等整车关键性能;2.完善全面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包括对供应商的评价,对零件性能的评价,对整车性能的评价。作为主机厂,可以不懂零件的材料,也可以不懂零件的加工工艺,但绝对不能不知道零件的性能要求;3.控制成本的能力,在现在技术趋同而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掌握成本控制技术,显然就具有了核心竞争力;4.创新的能力。


实际上,在传统汽车产业,供应链条很分散,每个环节的供应商只要专注于自身技术,就可以集成出色的产品,当然,这也使汽车巨头无法形成其他行业一样的不可替代的统治地位。因此,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企掌握了“三电”技术要比没有掌握更有主动权。


“三电”技术国内外差距究竟有多大?


虽然“三电”技术并不是新能源车企必须掌握的技术要点,但这是其实现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技术受制于人,就很难降成本。那么,在“三电”技术方面,国内外技术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据电动汽车资源网了解,在电机制造方面,我国目前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续航能力上,国内产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控制系统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也不明显。但是在动力电池方面,虽然国内外单体电芯差别不大,但由于生产工艺等问题,国外的动力电池在一致性方面优于国内,其电池组的寿命将会更长,因此动力电池的发展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谓是至关重要。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自主品牌车企自然可以选用日韩电池,但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角度来看,自主品牌车企大规模应用日韩电池,就必然将会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空心化。也就是说,虽然自主品牌车企不一定要掌握“三电”技术,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一定要掌握相关技术,产业链各方协同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当然,自主品牌车企要实现弯道超车需要的不仅仅是提升自身的产品力去占领市场,也需要通过市场运作,去提升其品牌影响力。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实现弯道超车不敢妄言,但至少是个加速缩小汽车产业国内外差距的良机。



(责任编辑:小娟)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