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新能源汽车“万亿投资报告”拉响的是什么?

来源:经济观察   作者:综合报道   2017/7/29   浏览8415次   

[摘要]两周前《万亿投资两千万辆产能规划 新能源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版图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报道作为汽车界第一次对国内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进行的统计和分析,这块不小的“石头”激起了不小的浪,预期中的各种反应接踵而至。

两周前《万亿投资两千万辆产能规划 新能源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版图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报道作为汽车界第一次对国内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进行的统计和分析,这块不小的“石头”激起了不小的浪,预期中的各种反应接踵而至。



报道刊发后随即接到诸多同行的问询,在笔者直接和间接听说的各种场合,引发了小范围的讨论。与2016年初经济观察报率先披露的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一样,这个报道首先让大家震惊的是意想不到的数据事实:两年半、投资规划1万亿、产能规划超两千万辆。如生活中大多数事情一样,虽然知道某件事情很火,但究竟多火并没有概念,所以在看到具体数据时还是吓一跳。“真没想到有这么多!”新能源车企同样前来问询,直言自身也在考虑和评估这股投资热潮中的风险,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全国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全貌,为今后的下一步布局做参考,但之前一直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行业数据信息。“新能源汽车产能投资规划超过千万辆”的概念在此前的行业报道中也出现过,但多是“大概、预测”的说法,并没有超过200个具体项目的调查和数据支撑。


但这篇报道还是被扣上了“标题党”的帽子,有一部分来自投资界和新兴造车界的人士如临大敌,认为这篇报道把“规划”做为“落地”,鼓吹风险和危机感,有引发政策收紧的风险,这会打击新能源汽车投资的积极性。就如同2016年经济观察报首次揭露骗补存在一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打击骗补,而是担忧这会让刚起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陷入困境。这种逻辑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关于这种“风险”也是我们团队在采访时无论基金合伙人还是行业专业人士都担心的,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对此,经济观察报这次的采访团队认为,我们有必要在几点问题上“互动”一下,让关心此报道的各界人士对这份数据和分析有更清晰的了解。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何做这份统计?原因有三:第一,从2014年开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投资开始快速增长。2017年,投资巨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始进入视野,只要是对上一轮传统汽车产业园烂尾现状有所了解的业内人士,听到“汽车产业园”几个字都会有所警觉。同时,2017年4月份,多个数十亿的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在一个月内同时签约。新能源汽车到底吸引了多少投资?规划中的产能总共有多少了?对这两个问题的好奇心不断积累,已如鲠在喉。


第二,截至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或咨询机构,对新能源汽车投资进行过统计。遍寻无果后,汽车部团队决定自己来进行统计,自己给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第三,想要知道究竟都是谁在投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企必定是汽车业未来的核心力量,不了解这股力量,如何了解这个行业?


第二个问题是,数据从哪里来,这是否代表真实状况?此次,我们的数据来自于对全国200多个项目的资料统计,时间节点是2015年至2017年年中,这些项目有发改委公开批示的项目、地方政府公开发布的投资项目(信息来自地方政府网站),以及各地权威媒体报道、各地发改委公示的项目,这些都有公开资料可查询。但要说数据统计没有一点纰漏是不可能的,除了信息搜索遗漏外,不乏一些三四五线城镇的小规模投资并没有公开报道,所以“万亿投资和两千万的产能规划”的数据只会少不会多。而且这仅是过去两年半的签约项目,并没有算上2014年的近千亿项目规划投资额,更没有算上庞大的电池等零部件产业链的投资。


第三个问题是,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在报道刊发第二天,就有一位电池行业高管与笔者争执,认为现实中“很多产能是落不了地的,很多投资是要逐步到位的”。没错,但这是“皇帝的新衣”,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甚至不存在需要捅破的一层窗户纸,是做不了噱头的。而且,从标题到内容,笔者都多次强调投资和产能是“规划”中的。


但必须强调的,虽然有“规划中”这一定语限制,但绝不意味着风险的降低。规划达成,大笔资金真实投入,保证资金回报率将是面临的巨大挑战。规划未达成,中道折戟的结果可想而知,任何规划制定之初都是经过全盘考虑,而不是一拍脑袋就上的,这个过程中也是设计了风险通道、预备方案的。但前期投入的银子和地方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是否都打了水漂,就很难说了。所以,虽然万亿投资和千万辆产能是“规划中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鼎沸的投资现状和全国遍地开花的产能布点被夸大和虚化了。


第四个问题是,是否拉响警报。我们披露这份万亿投资的数据,并不是为了拉响警报,或者要打压新能源汽车投资。恰恰相反的是,我们是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在一条健康的道路上发展,正如同当初我们顶着压力,揭露行业中的骗补现象。正如在此文中一些专业人士所言,新能源汽车是实业投资,也是目前中国拉动投资的重要领域,更是在政策支持、发展前景上都具有优势的项目。但也如新能源车企所言,在新能源汽车投资已经完成第一轮布局,在初步形成全新的产业版图后,下一步的投资必须要更加“有的放矢”。这也是本报推出这张投资新版图的目的之一。


至于万亿规划投资和两千万产能规划的浮出是否会引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收紧,笔者已经真实地传达了受访者的担忧和观点,包括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建议的“自由竞争”的新能源投资环境,和他们所呼吁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对于投资风险,以及大量仍潜心研发的优秀竞争者能否获得行业准入资质,这是留给相关主管部门的挑战,甄别优劣是一个艰难而持久的工程——在保证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前提下,对产业链布局的引导、项目风险的把控、土地使用和项目审批是否合规的监测、投资主体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监管、项目推进的跟踪……都在不断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而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走向强大的路上必经的阶段。当然,这也是这份统计报告的题中之意。


最后想要强调的是,比新能源汽车投资数据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个个项目背后的“故事”,这200多个新能源整车项目的诞生与落地、推进与成败,藏着决定中国汽车业乃至制造业能否占据全球制高点的原生动力。关于新能源汽车里的故事,我们慢慢再聊。



(责任编辑:小娟)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