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315特别策划——新能源汽车产业质量报告

听资讯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8/3/16   浏览8733次   

[摘要]进入3月份,广大老百姓非常关心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了。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然而有关汽车类的投诉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

进入3月份,广大老百姓非常关心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了。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然而有关汽车类的投诉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



2017新能源车投诉案例增加问题呈现多样化


以往,在汽车类产品的投诉中,燃油车一直是业内业外所关注的重点。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井喷式的增长,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大浙汽车投诉类栏目【车主说】后台案例显示,2016年新能源车投诉案例77起,2017年系能源车投诉案例新增到126起。对于新能源车投诉的重点,除了价格、行驶里程等问题,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也是消费者2017年聚焦的重点。



近期,大浙汽车也就新能源车汽车使用中的问题,对网友做了一个调查,下面是得到的数据。


部分行业“拔苗助长”质量不达标


政策不健全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


按照经济学中的行业周期理论,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处于一个成长期。而且长远来看,将继续保持较强的高增长走势。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有部分问题暴露出来。


服务: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


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的缺失,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车辆保值率低,影响新车市场的长远发展。


动力电池:仍是新能源汽车投诉“重灾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大浙汽车投诉栏目【车主说】后台数据显示,2017年的126宗汽车投诉案件中,电机问题投诉30宗,占比24%;动力电池问题投诉58宗,占比达48%。可见,动力电池仍是新能源汽车投诉的“重灾区”。总的来看,用户反映的动力电池问题有电量虚标造成续驶里程不足、低温无法快充等,都是一些给用户使用新能源汽车带来实际困扰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动力电池的容量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长短,续驶里程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这些因素左右着消费者的选购意愿。而由于影响续驶里程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电池容量、驾驶习惯、车重、温度等,这便给企业虚标电量和续驶里程提供了空间,为了增加销量,企业往往主观故意夸大,而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往往也是投诉无门。



加快产业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稳扎稳打迅速占领市场是王道


的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急功近利的企业,导致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既然中国能连续三年位居全球产销第一大国,这其中必然有一些稳扎稳打、专注修炼内功的企业。


虽然,中国汽车资产存量与积淀目前不如欧美日本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深厚,但新能源汽车产业想“抄近路”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加快产业的创新,掌握住核心技术就能掌握下一轮汽车产业的主动权。


充电行业:低投诉率寻求多样化合作加快布局


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高产销的背后,还有一项数据也在急速增加,那就是充电桩数量。据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18年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25071个,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采样车桩相随信息数据355038条,共计充电桩58万个。然而,根据【车主说】后台数据显示,关于充电桩投诉的案列仅有18宗,主要问题集中在充电慢、充电桩少,关于质量方面并未收到相关投诉。




同时,在面对现阶段充电桩数量与新能源车数量配比不足的情况,各大充电桩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发展方向。以万马新能源为例,在研发生产、网络运营、投资建站等多方面都稳扎稳打,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已具备完善的运维保障和安全保障体系,多年以来做到了零事故率。万马布局的城市快充网,网点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单个站点的规模也在优化提升。


总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从客观层面来讲,新能源汽车拥有未来市场,早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在部分欧盟国家中,已有2040年、2030年甚至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计划,中国市场逐步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燃油车也是必然之路。但在汽车市场变化的阶段,如何看待自身与市场的关系,如何让制造向消费需求看齐,这都是不能回避的新问题。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将坏事变好事,已经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不能再弯道超越上有所突破,还容易扯汽车整体发展的后腿,这才是最不划算的。



(责任编辑:王一淅)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