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当央视将话筒交给造车新势力,何小鹏、李想和沈海寅都说了啥?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汽车之家   2018/6/26   浏览8219次   

[摘要]2018年已经过半,眼看着时间窗口一步步缩紧,舆论中对还没能够拿出像样的交付产品的造车新势力们的质疑与批判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2018年已经过半,眼看着时间窗口一步步缩紧,舆论中对还没能够拿出像样的交付产品的造车新势力们的质疑与批判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来自传统汽车行业的大佬如李书福、朱华荣等纷纷发声,直指“以互联网名义造车纯粹是忽悠”,甚至新势力大佬们彼此之间也出现了暗戳戳“diss”对方内部交车等令吃瓜群众们不明觉厉的八卦新闻。


一夜之间,造车新势力们仿佛再次跌入了比起初“PPT造车”更深的舆论泥潭。


而当这批新势力中的代表人物接过央视的话筒时,他们无疑获得了一个表达与证明自己最好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机会,他们最想申辩的是什么,最想表达的诉求又是什么?


日前,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栏目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车和家董事长李想、奇点汽车CEO沈海寅与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杜立刚四位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人物就借此机会畅谈了目前面临的机遇与焦虑。


我们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自造车新势力“成军”以来,与传统车企之间的恩怨纠葛就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剧情。即使来到央视的演播厅,新势力的大佬们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一番屏幕上来自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传统车企巨头们毫不留情的质疑。



当然,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是为了给予他们一个公开回应的机会。而面对这样的机会,四位新势力代表人士也坦率地吐露了心声。首先,何小鹏以智能手机与特斯拉为例,表明行业发展的变化“一切皆有可能”,而将别人的不信任与怀疑变为惊讶的过程才是最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事情。


持有同样乐观态度的还有李想。他认为,当一件事物被所有人看好的时候,它往往事实上危机四伏;而当一件事物反而被所有人唱衰时,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机会。


相比之下,沈海寅与杜立刚的态度则更加谦虚。面对李书福的质疑,沈海寅选择了用李书福本人的话作为回应:“李书福李总他在以前也说过一句话叫‘希望国家给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一个造车的梦,如果失败的话也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即使我们不能所有人都成功,但是相信我们这些人是会被汽车工业所记住的。”


随着造车新势力们涉入汽车行业越来越深,当初初创时的“颠覆”与“改革”的口号早已逐渐被现实的重重困难磨平。造车不易,在当下的环境中,新势力们对舆论更多的诉求转变为了“给一个证明自己可以生存下去的机会”。


造车究竟靠钱还是靠人


在一番表白之后,作为身家不菲的亿万富翁以及曾经在互联网领域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几位投身造车的大佬对于资本与人才在创业中的作用也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在汽车制造这一领域,究竟如何灵活运用人才与资本才能达到成功?造车的核心究竟是靠钱还是靠人?通过央视的平台,他们也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



在人才的选择问题上,拥有BAT背景的小鹏汽车选择将来自互联网背景的程序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期在自动驾驶与车联网领域走得更快,更加突出产品的互联网属性。而沈海寅则表示,奇点汽车的人才团队是按照传统汽车工程师与互联网程序员2:1这样的比例打造的,构成相对而言更传统。


无论选择怎样的构成方式,造车新势力们总体上来说都希望能够令互联网团队与传统汽车团队形成良性互补,然而李想则坦言:“事实上做到互补非常困难,两个团队双方各自都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因此,目前摆在造车新势力们面前的关键问题并非无从选择人才,而是怎样融合。


在谈到造车新势力如何差异化用钱时,何小鹏认为:“传统车企尽管拥有很高的收入与利润,但投入研发与创造的比例极低。”在体系的桎梏之下,传统车企在资本的投入方面必定相对拮据。而造车新势力在投入研发的成本上则有更多发挥空间。


尽管在资金方面更为充裕,但面对“本来打着100亿的预期,结果发现200亿投入都收不住”的情况,即使是背靠阿里这种超级金主的何小鹏也不得不表示:“造车新势力还是应该把有限的钱投入到尽量多的研发来做最少的产品。”从智能手机发展的教训来看,过多品类的衍生造就的结果就是没有一款突出,而集中力量打造一款爆品往往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产品面临市场生死大考



随着主持人问题的循序渐进,四位创始人在访谈过半后开始谈论起了真正核心的问题——产品与市场。面对“如何定义造车新势力的产品消费场景”这一问题,李想表示车和家设计的汽车正如其名字一样,是为家庭用户提供的一款高品质豪华电动车。沈海寅则认为,智能汽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型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并利用AI技术可以做到不断成长,从而更“懂你”。


不同于前两者的宏观概括,何小鹏则将目光集中在了“自动泊车”这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上:“其实,很多豪华汽车是拥有自动泊车的功能,但它能够使用的场景可能不到5%。我们想把它做到70%甚至80%以上,只有通过中国化汽车的运营能力,才知道斜方位怎么停,人多的时候怎么停,下雨时怎么停。”


最后,谈到目前对造车新势力而言最大的困难——市场考验时,四位也诚实地袒露了现有的困境。何小鹏直言,目前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尚且不算“至暗时刻”,接下来的两年面临的市场压力还会更大。而谈及究竟有多少家企业能够顶住压力存活下来,几位给出的估计都不超过十位数。


面对市场带来的压力,沈海寅总结道:“我们造车新势力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市场,教育用户,进而做大市场,让智能电动汽车尽快普及。”前期依靠同盟的力量打开市场,后期再以差异化进行竞争,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们普遍比较认可的应对之道。



在这短短一期50分钟的节目中,四位堪称造车新势力代表人物的大佬很好的抓住了机会,说出了各自的真心话。在经历过风云跌宕的汽车市场磨砺之后,如今的他们与最初相比收敛了不少锋芒,但却显然对市场的游戏规则更加熟稔了起来。


然而,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若要真正接纳这批新势力并给予他们想要的生存机会,则绝不仅仅是依靠一番精彩的演讲所能办到的。在造车新势力的行列当中从来都不乏优秀的演讲者,而没有落实的梦想最终也只能是空想。如何在所剩无几时间内拿出真正对的起他们这番演讲的产品并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才是何小鹏、李想与沈海寅们所面临的真正考卷。


(责任编辑:岳海峰)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