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锂电变局:软包电池成最大黑马?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李阳   2018/11/6   浏览8579次   

[摘要]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剧增,软包电池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今年9月,软包电池以713.4MWh的装机量排在第二位。


中国电动汽车网获悉,9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5.77GWh,同比增长69%。1-9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28.87GWh,同比增长94%。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剧增,软包电池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今年9月,软包电池以713.4MWh的装机量排在第二位,其中77.5%的份额都应用于EV乘用车领域。


软包市场空前繁荣 锂电格局迎来新变数


业内人士指出,软包电池占比提升的原因是随着技术的成熟,软包电池在安全性、比能量、循环寿命和灵活设计上的优势逐渐凸显,特别是三元软包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去年三元软包电池企业批量供货电芯单体比能量在180-210wh/kg,系统能量密度130-150wh/kg,而今年批量供货的三元软包电芯单体比能量最低210wh/kg左右,个别企业单体比能量260wh/kg的电芯产品已经达到量产水平,系统能量密度轻松过140wh/kg,甚至达到160-180wh/kg。


电池,桑顿新能源,软包电池,电池装机量

此外,由于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兴起,尤其是国外车企对软包三元动力电池的“青睐”,大大刺激了国内软包电池市场,一场围绕软包三元电池投资扩产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10月26日,坚持三元软包路线的孚能科技在镇江举行新工厂奠基仪式,新工厂总投资150亿元人民币,产能达20Gwh,此前孚能科技完成了C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并正式启动了欧洲生产中心项目建设;


10月23日,国际软包三元巨头LG化学投资20亿美元的南京工厂正式动工,预计一期项目将于2019年年底实现量产,2023年实现全面达产,届时,新工厂产能将达到32GWh,年产值将达350亿元,税收约20亿元;


9月14日,复星国际正式与捷威动力签订战略投资协议,为其产能规模扩充和开拓海外市场补充“弹药”;


今年8月,远景集团宣布将控股日产汽车旗下电动电池业务和生产基地AESC,同时收购日本电气旗下的电池电极生产业务公司NEC能源元器的全部股权;


……


产能的急剧扩张、资金的频繁涌入,预示着软包电池将进一步扩大动力市场渗透率。


事实上,不仅是诸如孚能、卡耐等老牌软包企业在快速扩张,包括宁德时代、国轩在内的以方形为主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速软包电池研发,甚至已经量产了三元软包电池。同时,此前专注物流车的软包电池企业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乘用车,包括国能电池、天劲股份、盟固利动力、微宏动力等。


软包电池的火爆,为国内电池企业创造了一轮新的扩张机会,也为当前动力电池格局创造了新的变数。在电池行业淘汰赛加速的大背景下,产品质量、技术、规模和资金等方面有竞争实力的电池企业未必不能后来居上,成为最后的赢家。


深耕三元软包 桑顿新能源成锂电又一匹“黑马”


锂电界从来不缺黑马,在软包电池企业的家族中,收购美国A123的万向、被复兴投资的捷威动力等企业都被业内人士无限看好。此外,位于湖南湘潭的桑顿新能源,依托桑德集团打造的新能源产业链,正在成长为国内锂电界的又一匹强劲“黑马”。


据了解,桑顿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一直专注于三元软包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自今年7月第三期工厂投产后,桑顿实际产能已达9Gwh,产品能量密度高达260wh/kg,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据桑顿常务副总裁杨晓伟透露,桑顿第四期工厂正在规划中,预计2019年年底投产,届时,桑顿产能将进一步扩大,以充分满足主机厂的需求。同时,桑顿研发的280wh/kg、300wh/kg电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早于其他电池供应商量产。


杨晓伟还表示,为了保证电池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桑顿在软包三元领域做了不少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结构设计和电芯配方,不仅在理论上做了大量热仿真和结构仿真,还在实际方案优化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数据积累和统计,其中铜箔和铝箔均厚度均只有6微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通过接触式干燥机及高温夹具化成等先进设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技术和产品永远是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在深耕电池产品力的同时,桑顿新能源还在积极布局锂电上游——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正极材料的性能很大程度影响锂电池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高低。目前,桑顿新能源正极材料产能达5.2万吨,其中80%为三元正极材料。


在杨晓伟看来,未来的锂电竞争不仅仅是电池产品的竞争更是资源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在动力电池和正极材料布局已久的桑顿配合桑德集团下的回收版块,实则已经打造出了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材料-锂电-回收”体系。不仅能在产品的技术研发过程中起到协同提升的作用,还能从产业链的角度提升桑顿的企业竞争力。


此外,桑顿新能源背后的桑德集团也在倾力围绕新能源产业链进行布局,除了锂电业务,还掌控了BMS、电机电控等核心三电技术,并与排名靠前的乘用车主机企业逐步对接。未来几年,依托桑德集团的产业链优势和自身在三元软包领域的领先技术,桑顿新能源成为锂电最大“黑马”将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刘晓娜)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