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德时代与吉润汽车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动力电池市场必定会迎来一场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日韩电池加速在华市场的反扑,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内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企业除了做好准备,抓紧与车企捆绑合作,也别无他法。
到今天为止,国内的新能源车企,除比亚迪之外,几乎都与宁德时代有了合作关系,甚至有一部分车企是直接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电池公司,这种情况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日,宁德时代与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吉利控股旗下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为51%,浙江吉润持股比例为49%,从事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研发、制造及销售,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吉利的合作只是宁德时代2018年深入绑定车企的一个案例。事实上,与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吉利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2018年,宁德时代先后与东风、广汽、宝马、江铃、吉利合资,是动力电池领域跟车企合资建厂最多的公司。
车企也有抱大腿的心态
最早开启宁德时代合资时代的车企是上汽集团,一下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分别为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与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年7月4日,东风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建立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而双方各持股50%。该公司将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据了解,2019年东风时代将完成3条生产线的建设。预计到2020年,东风时代将实现年产动力电池系统19.2万套、9.6GWH的产量以及114亿元产值。
年7月19日,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达成协议,双方将在动力电池领域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即时代广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和广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从事电芯生产和电池包供应。12月23日,生产基地奠基,预计2020年投产。
年12月20日,宁德时代与吉利签署协议,计划组建合资动力电池公司。
除了设立合资公司外,宁德时代还在今年3月、5月和7月,分别与大众、戴姆勒、华晨宝马合作,成为跨国企业的电池供应商。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宁德时代很是“抢手”。“E车汇”认为,这是车企抱大腿的想法。对车企而言,动力电池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需品,但是动力电池投入高又存在技术壁垒,选择与电池企业合作,即能保证品质,也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宁德时代也是过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知名度最高的企业,车企在宣传的时候,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
宁德时代拓宽护城河
数据显示,2018年8-11月,宁德时代分别以1.47GWh、2.45GWh、2.49GWh和3.40GWh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一直位列第一。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公开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向好发展,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形势并不乐观。
据统计,在2016年,有接近200家电池企业的产品进入工信部公告。2017年只剩下不到100家。有专家曾预测,到2020年,能进入工信部公告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可能只有二、三十家。
与此同时,来自海内外的竞争对手也正在加速布局。今年3月31日,比亚迪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沈晞曾表示,比亚迪正在做动力电池的业务剥离工作,预计2018年底或2019年初会拆分完毕。2022-2023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公司会独立上市。同时,比亚迪已确定对其他车企开放电池供应。
另外,从今年4月开始,包括三星、LG、SKI在内的韩系电池公司纷纷启动在中国的新一轮投资。目前,日本松下、韩国LG化学、三星SDI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的市占率高达76%。
能够把外资电池企业挡在门外,是由于过去几年主管部门设置了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只有使用白名单中的电池企业的车才能够拿国家补贴,但这份白名单无一家外资电池企业进入。这也为宁德时代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崛起创造的了条件。然而,禁令已经到临近松绑的时刻了。
今年5月22日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里,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LG化学)、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SK)三家韩系电池企业入选白名单。
今年7月,LG化学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举行签约仪式,LG化学计划在滨江开发区投资20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项目,该项目已在今年10月开工,计划2019年10月开始实现量产;三星环新动力电池新建二期工厂项目于11月29日在西安正式开工。
如果未来外资电池厂商进入中国市场,限制得以放开,在全球化竞争的阶段,宁德时代还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过去两年时间里,宁德时代与多家车企捆绑合作,此举无疑是在拓宽自己的护城河。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刘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