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对话蓝时董事长詹天佑 ?用互联网+驱散雾霾 让蓝天白云重现

来源:企业供稿   作者:综合报道   2015/5/29   浏览7549次   

 

 

“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300万辆”,随着5月19日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发《中国制造2025》,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路径也清晰地展现在业界面前。近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面世,在这一作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汽车产业被重点关注,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列为需要聚焦的重点领域之一。 

 

近年来,政策的东风与基础充电设施的扩建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步接受新能源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27271辆,销售26581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 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刚刚起步 也是不争的事实,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发展都需尚待时日。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破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困境?如何让雾霾早一点的驱散,让久违的蓝天白云重现,国内一家名为蓝时科技的公司正在期望走出一条“互联网+”的全新道路,而他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是如何思考的?互联网造车真的靠谱吗?环球网汽车频道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蓝时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天佑。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詹天佑认为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并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做到水到渠成,“新能源要发展出一定规模,要再过10-20年,新能源车辆可能占有20%-30%的市场,(这需要依托)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蓝时集团虽然是市场的新面孔,但却期望能够从一开始就走出国际化开放的研发路径。詹天佑向环球网记者透露,未来将从核心零部件打造开始,逐渐完成整车的国际化开发。“(蓝时集团)首先要跟全球一流的厂家,研发团队保持同步,第二,这2到3年,会从核心零部件,比如电池包,电芯,车联网做起,再过两三年做整车。整车的国际化我认为首先是核心零部件的国际化,然后是整车的国际化。”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如果翻开詹天佑的履历,就会发现其有着丰富的通信、投资和电池行业的从业经验。1997年从华中理工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深圳的华为公司,2004年辞职之前,担任网通系统部副部长,在华为营销体系中属于副总裁级别。2012年,受金沙江创业投资创始人邀请,其加盟了金沙江,担任金沙江基金代表和波士顿电池公司销售副总裁。

 

在华为这样的具有浓重国际化氛围的本土公司、以及金沙江这样的投资基金的工作经历使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国际化视野,更是积累下了行业内广泛的人脉关系,这自然为其日后创立蓝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在这个行业做了10年,跟政府和包括特斯拉等车厂建立了很多联系关系,创业有很好的基础。“詹天佑向记者表示。

 

资深的从业经验让其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更为清晰的判断,“对中国来讲,新能源汽车是个高新技术,客观讲,中国和欧美相比,有 10-20年的差距”。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巨大的差距,让詹天佑和蓝时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其秘密武器就是“互联网+”思维。

 

提及互联网+所带来的全新机遇,詹天佑则显得志在必得,”互联网造车是个好事情,是个潮流。”他强调,蓝时集团就是要颠覆以往传统公司的模式,力图站在“风口”。“互联网公司造整车就很容易,没必要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前政府不理解,后来十八大后,苗圩就讲到了这个问题。一个传统的公司要投资20个亿建四大工艺,需要四年的时间,然后才能打造一款车出来。从我们的角度,和传统的车厂合作,不用考虑资质和产品工艺,就用我们的品牌,半年到一年的时候就能造出整车。从时间来讲,蓝时将10-20年关注新能源行业,关注核心零部件,到时候做整车就不难。”

 

除了坚定地选择互联网造车这个路径,对于“生态”这个概念,詹天佑也非常认可。而蓝时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依旧希望从一开始就能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我认可这个生态概念,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产业,一流的企业做生态链。跟整个生态链,包括东风裕隆,北汽,川汽都结成战略合作关系。新能源汽车要想做好,要跟产业链内从上到下都要结成很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首先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技术资源,其次从产业链整合资源。在政府层面,国家级贵阳新区,我们将帮助打造第一个国家级新区纯绿色交通,出租,大巴,私人租赁,都是要纯绿色的。和武汉也在探讨租赁的模式。我们和城市政府之间发展很快,和产业之间比如东风裕隆,核心零部件比如电池包由我们提供,很多主机厂包括北汽,长安,速达都愿意和我们合作。这样我们将整个生态链整合起来。”

 

除了自己工作过的华为之外,詹天佑同时对于站在互联网风口的“小米”称赞有加。他规划中的蓝时集团未来将着力打造成为”华为加小米“的模式,如同”雄鹰的双翼一样“,缺一不可。

 

就蓝时科技股份来讲,两条腿走路,首先是实业公司,下面有很多全资子公司和合资公司,作为实业公司就要认真向华为学习,重视研发,客户,销售订单,服务;另外一个,资本运作方面,要向小米,阿里巴巴学习。学华为,把技术,客户,订单,服务做好,另外就是学资本运作。“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免要遇到实力雄厚的央企,在实力尚不处于同一重量级的竞争对手面前,蓝时能否做到“虎口夺食”?詹天佑认为没有必要忌惮于央企的规模,民营企业同样能够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做到“长袖善舞”,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效率和成本”两个字。

 

“总的来说,央企和国外的公司打交道,是民企十倍的代价。我们跟国外一流的公司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我们的核心零部件是世界一流,性价比很有竞争力。”通过与国外行业领军企业的密切合作,蓝时期望能够迅速抢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新契机。

 

创新是蓝时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而提及创新,詹天佑认为创新之源在于人才。“最大的挑战对我来说是人才的问题。在创业初期,最头疼的是人才。公司小的时候,没办法吸引人才,需要员工有很长远的眼光。让我高兴的是,我们公司来了一批国际化顶尖级的人才。”

 

而创业公司的机制创新则是詹天佑种下的吸引人才的“梧桐树”。“(蓝时将)向华为学习,所有员工有大量股票,期权。让员工愿意和你合作,并且能有很大收益,这样能把员工的潜力激发出来。”要把这个公司打造成一个有竞争力的,性价比在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到时候会给员工大量的虚拟股票。

 

创业之路的艰辛不能阻挡詹天佑追赶梦想的步伐,谈及他的梦想,他表示,他的中国梦就是像公司名字—蓝时科技—为了蓝天白云时代的再现,而这也是我们的蓝时梦。”

 

 

 


(责任编辑:陈露)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