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网约车合法化浪潮中 谁将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方运田   2016/7/30   浏览10461次   

[摘要]7月28日下午,《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部法规出台,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中国电动汽车网   方运田)7月28日下午,《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部法规出台,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网约车合法化浪潮中 谁将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265.png

 

网约车新规的出台迎来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和鼓励,国家从法律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这是中国分享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中国也成为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的国家,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勇气和魄力。

 

而同样走在世界前列的,还有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发展,产销量在2015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尽管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了骗补、市场化等方面问题,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不可阻挡。

 

此次网约车转正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无疑是利好的消息。

 

做网约车,选车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行驶成本低、保养成本低、驾乘体验好。考虑到这三大因素,网约车选择使用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与此同时,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还拥有不限牌、不限行等额外支持,享受更多福利。

 

因此,拥有合法地位后,网约车市场势必迎来爆发式增长,各方资本必加速抢占市场。在这轮网约车合法化带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浪潮中,谁又将是挥动船桨的主力?

 

事实上,一大批有卓见的企业已经发力新能源汽车专车市场。继Uber、滴滴、神州、易到以及其他做专车出行的“先锋”们后,2015年本土汽车制造商吉利率先开始做专车了,而且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打车型。

 

吉利对曹操专车的规划是:2016-2017年是扩张年,要投放2万辆新能源汽车(吉利2014年销量为42万辆)。

 

 网约车合法化浪潮中 谁将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855.png

 

除了曹操专车之外,Uber、滴滴、神州、易到也在各地纷纷招募、投入新能源专车。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下半年,滴滴快的将在北上广深杭以及成都、武汉、长沙、南京等近二十个城市投放近万辆新能源汽车。

 

除上述专车平台外,一大批城市新能源运营商正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据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了解,不少新能源运营商不仅借助上述专车平台进行客运营运,还试水了新能源物流车、客车的分时租用、短租、长租等业务。

 

 网约车合法化浪潮中 谁将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1166.png

 

河南一微、河南迈佳迈的新能源汽车长租与分时租用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推广中,除了专车这种形式外,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也大行其道。所谓“分时租赁”,兴起于欧美国家,是结合互联网出现的一种新兴租赁业态,指以小时或天计算提供汽车的随取即用租赁服务,其特点是分时租用、按需付费、全程自助、随借随还。在共享经济理念下,这种租车用车方式被认为既环保又节省成本,只需少量的汽车保有量就能满足大部分用车需求。

 

从2015年起,北京一度用车、上海EVCARD、杭州车纷享、德国Car2go,搞得风生水起,北汽、奇瑞、长安、吉利、比亚迪、上汽、力帆等整车企业纷纷试水,且多是以新能源汽车作为试点车型。

 

 网约车合法化浪潮中 谁将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1569.png

 

吉利的“左中右微公交”

 

 网约车合法化浪潮中 谁将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1584.png

 

力帆盼达用车

 

与专车模式相同,新能源汽车在分时租用上同样具有使用、保养成本低的优势。不同的是,专车模式下新能源车主要由平台提供,而在新能源分时租用上,整车企业与运营商无疑是当前和未来的主力。

 

整车企业拥有更低的车辆购买、维修成本,随着分时租赁的推广,还可提升企业形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得,抗风险能力强。

 

运营商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较为广泛的布点,车型较多能随时调整,可提供长时间的租赁业务,持续性较好。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与分时租赁市场上的普及与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同步推进,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和接受度也将逐步提高。如果说,当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处于不接受也不排斥的破局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等的推广和使用习惯的培养,未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将大大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陈jing)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