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观点评论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八大猜想

来源:第一电动   作者:综合报道   2017/1/12   浏览7580次   


政策调整,法规趋严,补贴大幅下降,2017年市场将深度调整。新政对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影响最大的有两条:其一、补贴大幅退坡,地方补贴不得高于国补的50%;其二、对于纯电动车型增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高于120Wh/kg给予1.1倍补贴。


补贴政策的调整对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尤其是纯电动车型影响极大。在国补地补1:1补贴区域,总补贴相比2016年相当于提前了两年直接退坡40%。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为政策主导,市场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地方保护难以破除,不合规合法的车型泛滥,合法合规的车型成本高、性能局限的情况并未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及使用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新能源积分政策尚未实施。在此情况下,如何面对补贴大幅退坡,2017年市场将会有何变化?将如何应对?值得我们去思考、猜想。


1、涨价还是不涨价,这是个问题!


单车补贴最多降低4.4万元,对于总价20多万的车型来讲并不是小数目,当前车企应该还没有如此高的利润水平。如果保持2016年售价不变,大部分车型应该处在亏损状态,肯定难以持续,降成本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如果涨价保证不亏损,消费者心理上能不能接受?


以远远走在全国前面的北京市场为例,个人消费主销价格区间在15到25万(补贴前)之间,其中15-20万车型比例成逐年上升趋势。数据表明,北京用户消费能力已经很强了,但是增量更多来自低价车型,降低价格门槛是促进增量的必要条件。


结合全国来看,价涨必然量减,品牌形象也会受到影响,提质增量应该是大部分车企的选择,至于如何解决亏损问题,那就看谁有高招了。


2、市场化的突破口在哪里?


补贴政策调整后,地方购买补贴支持力度大幅减少,地方市场差异化程度相对减小。鉴于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及新能源汽车的特殊属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区域性特征会长期存在。


和发达国家汽车市场不同,我们尚处于汽车大量普及的阶段,在大部分区域性价比、功能性需求尚为主要需求,汽车文化尚未形成,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多停留在代步工具阶段,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更加缺乏。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对于功能需求上的定位大多为城市短途代步、家庭增购的第二辆车、省钱,对于品牌情感需求的定位大多为科技、运动、环保、节能。显然,“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走不通,一二线城市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


3、低速电动车的未来?


低速电动车一个词概括就是“三轮升级”,新能源乘用车显然是传统乘用车的升级,都抓住了消费升级的趋势,为什么低速电动车不被认可?


不依赖补贴,不存在充电问题,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快速增长,这些都没毛病。问题主要还是分类管理、制定相关标准法规,规范路权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低速电动车的未来就是新能源汽车。至少目前,低速电动车仍不能与新能源汽车混为一谈,不是一个概念。


4、租赁市场


“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车辆获得行驶证年度执行。”补贴新政中这一条规定,无疑增加了租赁公司运维成本,给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从需求看,驾驶员数暴增,由于限购、摇不到号、购买力等问题有证无车的人群已经超过一亿人,这部分人群有租车需求。公商务租赁、出游租赁、分时租赁、网约车租赁为目前主要的租车形式。


从商业模式看,由于前期投入大、停车、充电、车型折旧快等原因,分时租赁运维成本高,营收过低,商业模式难以持续。网约车租赁为近年来的新兴模式,运维成本相对较低,但受各地政策影响较大,网约车新政推出后,部分区域需求将大幅减少。公商务租车结合公车改革,车辆使用强度不高,主要面对大客户,运维成本相对较低,更加适宜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5、出租车、网约车


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商业模式目前已经经过验证,拉动了就业,降低了排放,提升了城市形象,确实适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对于出租车、网约车用户来说,购车成本、充换电费用及运营效率至关重要,充换电时间、续驶里程目前还是主要问题。由于使用强度大,电池安全、电池寿命、电池折旧等问题也有待解决。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充换电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租车、网约车领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市场。


6、新模式


2016年涌现出很多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新模式,作为新兴车型,品牌传播、渠道终端、售后服务都有所创新。销售、租赁、充电服务、售后服务等业务实现生态融合,营销增强顾客体验,交车、服务更加高效,顾客反馈信息收集形成闭环。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渗透,相信2017年会有更多新的模式涌现。


7、关键性能提升


新政提高了推荐目录门槛,加强对整车安全性能、能耗水平、产品一致性、远程监控的要求,产品安全、质量等基本性能会有提升。提升电池性能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电池液冷系统、热泵空调近年来将会实现大规模应用。


新能源汽车将不仅仅是性价比的代名词,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亮点配置,提升科技感,提高产品附加值。


8、降成本


新政体现出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高度重视,提升能量密度是电动车性能提升及降低成本的关键,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应用会加快。


政策会向行业强者倾斜,规模大、研发实力强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将强者恒强,平台化、系列化、模块化、规模化将成为车企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责任编辑:SIA)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