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动力电池目录几经波折 企业直呼:我想静静!

来源:新能源汽车新闻   作者:综合报道   2017/2/6   浏览7764次   

[摘要] 2016年,动力电池企业的日子可谓苦不堪言。由于市场政策不断调整,迫使动力电池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发展状态。尤其围绕着《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及产品目录(简称《动力电池目录》)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让企业直呼,“我想静静!”

2016年,动力电池企业的日子可谓苦不堪言。由于市场政策不断调整,迫使动力电池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发展状态。尤其围绕着《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及产品目录(简称《动力电池目录》)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让企业直呼,“我想静静!”



说起《动力电池目录》这件事,起因要从一则“从2016年5月1日起,未采用《动力电池目录》企业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无法获得补贴”的消息说起。原本出台的《动力电池目录》仅为“推荐性标准”却突然上升为“强制性标准”,最关键的是车企也必须要为该目录买单。


正当双方企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江淮iEV6 S曝出的“乌龙退订”事件更让“剧情”升级。据悉,5月13日,有媒体爆料江淮iEV6 S在京暂停预售《新能源汽车新闻》立即向江淮北京经销商确认此消息,其原因则是该款车暂未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纯电动小客车生产企业备案信息》。而据记者了解,江淮iEV6S所采用的三星SDI三元锂电池恰巧未在《动力电池目录》之中。这倒是给众多新能源车企敲了一个警钟,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更换符合《动力电池目录》的电池。而动力电池企业,也要需加快进入该目录。


于是,在2016年,工信部陆续推出了四批动力电池目录。其间,进入前三批的《动力电池目录》企业还遭遇了复查。从工信部推出进入目录的标准来看,动力电池企业想要进入目录,除了要求动力蓄电池产品符合国家检测标准之外,还对企业研发人数、国内建厂、生产能力等做了严格的要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日韩动力电池企业迟迟未进入目录。随着《动力电池目录》报名截止日期的临近,其他企业能否入榜也成为未知数。



当前,前四批进入目录的动力电池企业仅为57家,约占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动力电池市场的蓬勃兴起,导致不少“门外汉”借此进入动力电池市场,力争抢食这块蛋糕。这种现象的出现也造成了企业规模不统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为此,国家推出极力推出《动力电池目录》,不外乎是想尽快肃清市场,树立行业标杆企业。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方式固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动力电池目录》一旦与补贴挂钩,则将引发市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不合格车型将被市场淘汰等。政策落地过于猛烈,导致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些吃不消。


然而,《电动电池目录》一事并未到此结束。8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这让《动力电池目录》出现了新的转折点。该意见稿中提到,动力电池目录将不再与“新能源汽车及产品准入”硬性捆绑。这就意味着,此前动力电池企业蜂拥而上的《动力电池目录》不再对新能源汽车补贴产生影响,这也使得新能源车企暂时松了一口气。即便如此,动力电池企业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进入《动力电池目录》则意味着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被国家认可,进而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抢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此外,由于该政策仅为征求意见稿,最终出台的版本仍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政策落地之前,相关的新能源车企也不愿轻易涉险。


直到现在,第五批《动力电池目录》迟迟未公布。与动力电池企业积极申报的状况相比,工信部的动作着实有些缓慢。对此,有消息称受到骗补事件以及补贴调整政策的影响,导致新目录的公布进程一再推迟。这也让动力电池企业变得更加惴惴不安。由于第四批目录集中通过了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其中不乏少闻的“陌生面孔”混入其中,这也引发了业界对新目录的各种猜测。


随着骗补事件告一段落,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出台,或许新的电池目录不日将公之于众。其中,最让业界关心的莫过于国外动力电池企业能否榜上提名。毕竟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日韩电池企业仍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出现在进入目录,将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责任编辑:陈三红)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