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互动沙龙:构建绿色物流生态系统如何实现长板结合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2018/4/23   浏览14082次   

4月23日,由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主办,中国电动汽车网承办,绿色翅膀总冠名,一微集团、传化慧联、八匹马租车、万马新能源、上海翼电、地上铁租车、欧尼优协办的“2018首届中国绿色物流节”在江苏南京索菲特钟山高尔夫酒店举行。


会议现场


围绕“构建绿色物流生态系统如何实现长板结合”这一议题,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理事长、一微集团董事长王国平,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杭州智行有限公司联盟副理事长杨志慧,浙江万马奔腾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总裁施泽忠,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副总裁董钊志,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恒,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吕鸿,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永军出席沙龙进行了探讨。



以下为沙龙实录:


王国平:欢迎各位走进我们的沙龙,共建绿色生态系统。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直接进入沙龙环节。首先,有请牛主任给我们讲一下在绿色物流系统中,政府主管部门怎么去引导和支持,请牛主任简单跟我们谈一下。



牛近明:绿色物流对于一个城市,尤其是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应该说从发展当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从几个角度来看,一个是说,我们知道在传统物流当中实际上有一个对环境的破坏效益,很多车排放,包括带来很多负面的效益。新能源汽车的到来,一方面对环境的友好和贡献毋庸置疑,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从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和车与物、车与用户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连接已经成为可能。成为可能的情况下,就要求企业、要求用户、要求政府去契合这样的一种趋势。那么在这种驱使下,去进行整个链条的生态化研究。


我们希望把大家的一些经验好好学习,学习之后共同出台或者研究一些,有些是属于政府用政策的方式来支持和引导的,有些可能是采用像今天这样用联盟和产业的方式来介入,这样的话形成一种上上下下加合起来的联合力量,来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王国平:政府引导,市场来介入,整车企业可以说是绿色物流业的载体,我想知道企业在研发方向,请南京依维柯杨总简单分析一下。


杨军虎:对于我们整车企业来说,首先就是把车要造好,把它的可靠性、耐油性,整个研发过程中贯穿用我们产品开发的流程,按照整车常年积累下来的产品开发的流程,来去做个好车。



我们在后续研发方向上,我们一方面重点是在整车的轻量化,像新能源轻量化方面。另外在降低电量的情况下,要保持我们城市物流180-200公里续航里程上,这个方面在轴承使用、在制动前,包括在能量回馈,包括使用一些经济模式中,包括我们限定一些城市路况中的车速,以及降低一些加速特性等等方面,综合的来提高整合的续航里程,最大程度来降低总的电池电量。


另一方面,我们在最近这几年或者是在未来两年里面,我们会在智能网联化,尤其是在L1、L2阶段,在辅助驾驶方面要在2019年底,2020年初要实现产业化,要响应国家在2020年50%L1、L2辅助驾驶方面实现产业化,重点要产业开发。重点围绕新能源车的轻量化,再就是辅助驾驶方面的工作。


总体来讲,作为一个整车企业,我们要把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来做,真正实现我们的客户在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下降。而不是说退坡,我们就没有市场了,而是要能够延长使用生命周期。我觉得2018年退坡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怎么把产品的耐用性做,不光是可靠性,可靠性是最基本的,然后把后续的服务做好。


王国平:昨天晚上我们听到一个消息,你们准备提供8年40多万公里全车身的质保,这个消息是真的假的?


杨军虎:我们是做整车8年40万公里,也不仅仅是电池了。整合8年40万公里对我们这个品牌的要求,因为运营商也好,最终专业的客户要算整个生命周期的账,没有这个东西的话账是算不过来的,要给我们自己增加挑战,这样才能不依赖补贴生存。


王国平:下面请南京金龙的董总给我们分析一下,你们的研发方向是哪个方向?


董钊志:我们首先第一步解决车辆的可靠性、经济性问题,提高性价比。第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我们在智能化方面做一些工作。



需要补充的一点,传统的车企业大家应该可以看到,我们在传统汽车制造百年基础之上,我们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但是进入电动车时代之后,大家发现整个车理论上、概念上都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所以在座的各位运营商应该在过往的采购中,你们会发现很多传统的制造强企不一定能够适应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我们南京金龙从客车转到物流产品,我们还是有距离的。我们在研发方面,我们自己有一个武器,我们称之为基于用户场景体验的设计质量控制。所有产品的质量实际使用的一些效果,要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定是基于各种使用场景的各种功能、各种共建相同共同作用下为客户提供一个更完美的客户用户体验。


那么怎么样在设计过程中,从设计开始就不断地融合这个理念,去完成我们从零部件层级的研发,这个是南京金龙在过往四年里一直坚持不懈地在打造的一个体系能力。我们也相信在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我们将在未来给在座的各位提供更好的,我们将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然后连接整个绿色物流运输行业。


王国平:谢谢董总,可能未来在定制化方面会有所研发。下面有请范总分析一下雅骏在这方面的研发方向。


范永军:因为大家都知道雅骏只做电动物流车,所以我们的研发方向很明确,整个市场的比例越来越高,对物流车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其实定制化就变成一个大趋势了。



除了我们要满足整个作为物流车运输功能以外,另外就是信息化、集成化在这里面是一个大趋势。如果在整个产业链当中想办法做一些客户的区分,我们从2014年以来一直形成大数据,我们把我们做的客户划分11类客户,根据这些客户来说,他们很多的需求可能相对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从续航也好、充电的倍率需求也好,以及成本性要求也不一样。有的不需要进行大电量,对传统件质保时间,整个使用场景也可能会做一些需求。有一些是200公里以上,需要不断的充电,一天可能要充2-3次,所以充电倍率、使用场景、质保时间会有一点区别。这样的话,多做定制化的需求。我们发现客户的痛点,想办法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减少不必要的一些成本支出环节,砍掉一些支出环节,让大家用得好。客户的价值和客户的体验是唯一的出发点,谢谢。


王国平:谢谢范总,他们要发现客户的痛点。运营商的感受是最直观的、最深刻的,下面有请杨总分享一下在绿色物流体系共建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杨志慧:困难分三点,充电难、资金难、售后难。目前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严重,没有一家企业真正把全国的所有充电企业打通。刚刚说能做到互联互通,那也只是在北京,其他的地方呢,还有三四线城市呢,不是没有充电桩,而是没有共享充电桩,大家不知道,这是充电难的问题。



资金问题是没有合理的资金。在座的运营商大家都有感受,我们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融资租赁企业,资金成本很高,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痛苦。虽然我们部分城市已打通银行,但是银行并不青睐我们新能源汽车。所以资金是运营企业的一大痛点。


第三就是售后。汽车企业制造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我们在运营的过程当中有一些企业它的零部件的供给存在一定的问题,售后的布局网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这个还需要大家共同去推动,才能让我们走得更好。


王国平:谢谢杨总,充电难、资金难、售后难。让施总为我们讲一下在你们充电桩运营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和困难。


施泽忠:今天是讲物流,我们万马是作为全国性的城市快充网络布局的运营商。我们对充电桩的定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它是配电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的一个定位。这样的话,实际上形成了选址难,充电选址非常难。今天牛总也在,我们强烈呼吁配电设备是作用基础设施来看,需要政府给予很好的规划和给予很好的支持。这是第一个选址难的问题。




第二,这个行业还没有走完整个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来看,充电设施大家看只是一个充电桩,其实里面还有很多的技术含量,从充电模块、充电协议,包括和车的匹配。由于还没有走到一个整个的周期,所以它的技术还是在不停地发展,整个过程中匹配也有很大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互联互通很重要。我们认为这个市场很大,不是说一家能做成的,还是应该做到互联互通,做到每一个从车企业运营商、桩企,包括我们政府互通,才能把行业发展起来。谢谢。


王国平:谢谢施总,三个问题出来了,选址难、周期长、要求互联互通。有请吕鸿总分享一下在鼎充是怎么做的。


吕鸿:我们作为一个快速充电网络的运营商来说,我们自己的困难我们自己去解决。今天我想带给我们绿色物流生态系统,我想带给大家的价值是什么呢?我觉得跟刚才的杨总非常契合,好像我们天生为你们来准备的一样。首先,我们鼎充有很强的充电网络的投建和运营的基础背景。因为我们是从2005年,我们其实1994年就成立了,我们2005年跟比亚迪合作,我们慢慢建充电网络。我们在充电网这边有很强的基础背景,我们从硬件产品的设计研发、充电场站的设计建设,包括平台的研发都是我们自己的团队。这是充电运营网络的基础背景。



第二,我们有很强的资金背景。因为我们去年跟中国500强的集团合作,在资金层面,我们有很强的资源背景。当然,为了解决运营商的一些痛点,我们就是为了满足运营商而生的,我们甚至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到现在,我们自己也拿了2000多辆车。我们自己不做运营,我们只是给我们运营商提供一些租赁的方案,或者以租代购的方案,但是我们不涉及车的运营,我们还是为车的运营商去服务,提供充电和资金的支持。


第三,因为我们鼎充在全国覆盖28个省级的子公司,这是我们自己的子公司。所以,我们在全国28个省的服务体系、团队体系非常健全,正好满足了我们运营商对服务方面的需求。


王国平:谢谢吕总,有网络,还有钱,还有很多的服务网点,我相信我们运营商一定会找你去帮忙建充电网络。我们在产业配套零部件企业,你们有怎么样的创造性的举措和建设,有请南京博越的刘恒总简单介绍一下。


刘恒:作为零部件厂商,首先我觉得创新来说,第一点首先要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在核心的掌握电极和电控方面。首先来说产品,我们现在秉承着一个原则来做设计研发产品的,高的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效率,这是产品的“四高”,我们希望能够打造出全适用的产品。第二,服务。服务难的问题在新能源特别是物流车下面的一些用户比较分散,做起来之后确实服务方面是一个老大难,我们在全国是150多个服务人员。



第一,我们现在也在做,真正能走进终端和整车厂,在不同的区域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第二,联盟是一个分享终端,利益共享的团体。所以在终端用户的服务,以及后面的一些资金方面,我觉得都可以进行一些深入的合作,真正为新能源市场来服务,谢谢。


王国平:谢谢,有技术、有资金、有技术的服务。2018年政策补贴迎来变化,在新的政策下,今年绿色物流市场有着怎样的预想?


牛近明:其实很期待,期待从2018年以后的若干年里面,我们的绿色物流能够在北京、在全国,大家连起手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化的、可持续的发展势潮。但是里面有很多路、很多问题要解决,要共同找痛点、共同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共同形成大家相互之间的,原来有人说抱团取暖、携手共进,形成合力,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对这方面的建议。因为如果靠政府自己去出一些政策,往往政策落地性就不是太强。如果说根据我们业务发展痛点去出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个时候政策的落地性可能就会更有针对性,谢谢。


施泽忠:从2018年开始,车企开始成熟了,所以我们大量车企引进来,我认为2018年车的成熟度已经到来了。我们的运营商已经在各个大城市布局初步成功,应该说可以服务相应的车辆。从根本上来看,从用户的需求来看,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去做什么,我们会加快建设,而且是加快部署,满足客户的需要。


杨志慧:我希望在座的大家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的带动之下,各自能找到各自的终端。更希望在座的主机厂,今年你们真正能做到给我们前端的价格,这是我们所期待的,谢谢。


刘恒:对于2018年来说,我们其实还是蛮期待的。虽然是补贴降了,其实可能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对大家非常公平的市场环境。可能到2020年之后,这个补贴彻底没有了,这个情况下就是看每个人的产品、每个人的服务,包括我们所能带来的价值,最终决定谁能在市场上做得更好。整体来说,所有的用户对于新能源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提升,我们觉得2018年往后面的路会越走越宽,谢谢。


杨军虎:2018年我们整体工作关键词叫协同,我们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个协同主要是从我们的核心零部件,尤其是电池、电机、核心零部件的协同,一直到后面运行平台的协同。我们作为一个汽车制造厂,这样去协同。协同之后做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做有性价比的产品作为竞争力的服务,我们把这条链子协同起来。我们三块,从上游到下游到我们的制造商,我们一起来服务好。


董钊志:2018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成熟,相关的产业政策和产品车也越来越好,充电的网络也越来越方便。我相信,在2018年我们的绿色物流将会更进一步去替代传统物流。我个人预估,我们在2018年绿色物流应该继续会被持50%,甚至70%、80%的增长。期望能为在座的各位做好我们的服务,南京金龙今年也会推出更多、更细致的定制化产品,也欢迎大家和我们进行交流,谢谢。


吕鸿:我就送上一个美好的祝福,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所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都在,同时我们联盟的伙伴也在,我们政府的政策制定部门的也在。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我希望在这八个字的指引下,我们在若干年以后,甚至不要太长,3年、5年以后就可以实现在马路上看到的全部都是绿牌车,进而实现我们鼎充的愿景,让每一辆电动汽车自由奔跑,让每个家庭自由呼吸,谢谢。


范永军:2018年大家感触比较多,整个新能源物流车比重达到2.4%了。成长阶段来说,无数的企业、无数的产品、无数的资源会注入这个市场当中,所以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机会,也带来很多挑战。可能很多行业人士会成长成龙头,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所以在不断分化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找到自己的一个能够自己成长的一个点。


王国平:2018年政策变化2月10日发布以来,今年上半年我走了很多零部件整车厂,看到都是停滞的,但是研发一直不曾懈怠,相信在6月12日之后,我们这个行业会出现爆发期。



注:以上内容为中国电动汽车网根据演讲实录整理,内容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西山)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