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频道

GFM2018 | 造车新势力凭什么可以期待?一场超级盛会等你来检阅!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王丰斌   2018/8/17   浏览11714次   

[摘要]2018年是不少新势力车企的车型亮相入市的关键年,结果有待验证,争论还将持续。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汽车产业最大的一次升级和变革正在到来,一定会有创新势力闯进来。不过,未来可能属于少数胜出者,明天一定会到来,多数造车新势力企业会倒在黎明之前。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秘书长王丰斌


今年以来,围绕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前景,一直是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双积分政策以及后补贴时代的来临,诸多主流车企纷纷战略转型。同时,质疑或担忧造车新势力的声音也在蔓延,甚至于某些新兴车企自己也不愿意被贴上“造车新势力”标签,宣称“我们不一样”。


2018年是不少新势力车企的车型亮相入市的关键年,结果有待验证,争论还将持续。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汽车产业最大的一次升级和变革正在到来,一定会有创新势力闯进来。不过,未来可能属于少数胜出者,明天一定会到来,多数造车新势力企业会倒在黎明之前。


尽管如此,关于造车新势力的未来还是非常有必要展开一场深入的讨论,任何创新事物都有产生的逻辑,厘清历史的必然以及现实的产业环境才可能对造车新势力抱有合理的期待。


首先,这次造车新势力的风起云涌,有一个共识性的背景——基于汽车产业的能源驱动模式的变革。一百多年来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正在被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源自市场的正向驱动,而是能源、环境、生态的压力倒逼使然,是另一只手——政府产业管理部门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的一次主动性“”逆流”引导。逆流引导必然要导入创新势力打破壁垒,改变传统板结化的格局。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涌现,可以概括为:政府走在产业前面,产业走在市场前面。这一点,和市场化驱动导向的其他产业发展路径有所不同。换言之,造车新势力是顺天应时而生的。


其次,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这是共识,原因无非传统汽车强国技术积累深厚壁垒高企,虽有追赶之心,无奈前路茫茫。借汽车能源变革之势,选择纯电动的技术路线,对专注于新能源造车创新企业发放许可牌照,采取相关补贴优惠政策,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一次 “换道”超车,同时,也是让部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走进相对封闭、国企盘踞的汽车产业领域,也是一次体制性壁垒的打破。全球汽车产业中的主流企业几乎都是私营企业,显然,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也需要涌现更多的吉利、长城。所以,造车新势力可以看成是中国汽车产业一次从技术路线到体制开放的双重突围。


第三,这次历史变革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战场”,汽车产业变革与升级有遭遇到了信息化革命的到来,工业化与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融合成为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互联网技术赋能使得从各行各业信息渠道、产品定义、组织结构、商业模式以至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汽车成为与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结合最好的载体,成为吸纳众多相关产业发展成果的核心支柱产业。当互联网+成为席卷人类社会的一种时代浪潮,当未来汽车成为一种更加智能的移动终端时,汽车产业拥抱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势力走进出行产业是大势所趋。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的如火如荼,这又给互联网势力与出行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互联网势力作为闯入者、作为造车新势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背后有其时代变迁的规律。不久前和朋友聊过一个话题,最适合共享出行的汽车应该有哪些改变。讨论下来的结果是,改变会很大,但是,传统车企可能不会这么想,更难去这么做。那么,汽车共享时代扑面而来之下,我们又该期待谁呢?


第四,理解中国造车新势力首先要理解中国,笔者记得不久前看过一本书,是20多年前众多诺奖学者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预判。?印象中,大多数学者都没能猜中今天的结果。今天也有很多专业人士认为汽车产业是最体现规模经济的重资产、高技术、大投入的产业,所以基本常识是:最终活下来的车企没几家。2018年有两个流行的关键词,一个是“水大鱼大”(吴晓波语),一个是“巨大规模体”(舒展语),中国作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作为包容量巨大全球第一的梯度化的市场需求生态,可以容纳多样化的企业或产品存活下来。低速电动车从未有过补贴,却依然生命力旺盛。地球是平的,中国不一样。再拿手机产业来说,手机主流品牌或非主流产品在中国都是最多的,在最为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的都是“万人敌”,成为最有活力的产业集群。显然,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经历一场像手机产业这样的充分的市场化洗礼,只有如此,中国汽车产业才有未来。


从以上观点来看,结论是不容置疑的——造车新势力顺天应时,我们应当对造车新势力抱有期待。但是,真正的问题开始显现。在整体趋势判断之后,真正考验个体企业生命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需要深度的专业的思考和研讨,笔者考察过不少新兴车企,我的个人判断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这里不揣浅陋求教于大家。首先是心态和体系化能力。这说起来很像说教,其实很关键。当前对造车新势力最大的隐患是所谓互联网思维中的“唯快不破”,对百余年积淀下来的汽车工业缺乏敬畏之心。资本意志驱动下,片面追求速度和样车炫酷,而造车是需要体系化能力支持和经验时间积累的复杂工程,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是战略创新,既然你是闯入者,就需要尊重寻找容易突破的突破口,先站稳脚跟,回避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寻找创新的增量市场,新兴产业的一般发展规律是从非主流到主流。第三,在产业跨界融合以及汽车产业转向出行服务的趋势下,为生存发展构建出行产业生态圈,打造合作共享创新平台,避免落入重资产陷阱。


造车新势力如何才能有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过程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紧迫和沉重的课题。我们需要的不是唱衰和互怼,而是一场包容的、理性的、明亮的对话。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充满正能量的事业,正其心方能行致远,因缘具足方能成就丰功伟业。行文至此,笔者为“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做一个预告--9月20至23日,第二届“高富美(GFM)大会”在杭州拉开帷幕,大咖大佬云集,中国造车新势力等你来检阅,一场见证汽车产业变革的巅峰盛会等你来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可谓亮点纷呈:在为期3天的会期中,有近20场超级论坛上演。其中,由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和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联盟主办、中国电动汽车网承办的“2018绿色物流产业高峰论坛暨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绿色物流产业专场”将于9月21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此次论坛,重点聚焦绿色物流产业痛点、新能源物流车技术变革及供货商发展难题,为新能源车企、配件企业及运营商企业献策赋能!名额有限,8月20前报名,送早鸟免费门票一张,扫码即可参与......





(责任编辑:孙传福)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