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专题报道

数据 | 中汽协:2018年新能源汽车有望达120万辆 11月产销破万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李阳   2018/12/12   浏览18548次   

[摘要]12月11日,中汽协发布中国汽车产销报告,我国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3万和16.9万辆,同比增长36.9%和37.6%。

2018年12月11日,中汽协发布中国汽车产销报告,数据显示,我国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3万和16.9万辆,同比增长36.9%和37.6%;1-11月累计产销105.4万和103万辆,同比增长63.6%和68%,产销均突破百万大关,全年有望突破120万。


(数据来源:中汽协;整理:盖世汽车)


新能源乘用车爆发:前11月累计销售88.6万台 大增84.8%


从上图可以明显感受到,在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同比去年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市场远超预期的表现完全依赖新能源乘用车的爆发。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4.2万台和14万台,同比增长61.4%和61.3%;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90.2万台和88.6万台,同比增长80.6%和84.8%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市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乘用车的逆势增长显得尤为可贵,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乘用车的爆发主要归功于以下几大因素:首先,2018年国家实施的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性强,指标设置相对科学合理,推动产品升级效果突出;其次,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效果凸显,为降低传统车油耗,车企发展新能源车的热情有所提升,由此也极大丰富了新能源车的产品类型。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主力车企保持强势增长;长城等传统车企加速推进新能源产品,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从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图中也能明显感受到,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呈现开门红的特征,1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3.4万台,同比增长567%,随后便一路高涨。值得一提的是,6、7月份销量的轻微回落,主要是由于补贴政策调整,导致提前透支了部分市场,8月回升至9万台,11月已经增长至14.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61.4%。体现了新能源乘用车在政策明朗后的阶段性发展动力较强。


纯电市场占比76% 插混增速更强劲


从车型类别来看,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万辆和1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6%和30.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3.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1.7%和82.5%。


1-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7万辆和79.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3%和55.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7万辆和23.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0.3%和127.6%。



尽管从销量占比来看,2018年纯电动车型占据市场76%的份额,但混合动力车型增长率高达127.6%,市场表现更为强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后补贴时代,综合性能更强的混合动力车型会更具市场竞争力。


北汽EC占据纯电动销量榜首 比亚迪称霸混合动力


从各个企业的表现来看,比亚迪遥遥领先,北汽新能源紧随其后,吉利、奇瑞、上汽等均表现抢眼,下图为乘联会统计各车企新能源销量数据。(备注:乘联会与中汽协统计数据略有出入)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比亚迪11月销量为28929辆,同比增长110%,占据国内11月新能源销量排行独一档的位置,旗下新能源车型均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混动领域,比亚迪唐、秦、宋DM牢牢占据着11月新能源畅销混动车型前三的位置。不过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北汽新能源才是表现更加出色的企业,旗下EC系列11月销售14205台,为11月纯电动车型销量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领域“豪强”车企,此前更加专注传统燃油车的华泰、上汽通用五菱、广汽等传统车企,今年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格外抢眼;此外,以华晨宝马为代表的合资企业也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发力,2019年的新能源市场,势必会更加“热闹”。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朱栩霖)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