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声音 | 郑刚:多措并举 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梦瑶   2019/1/23   浏览8929次   

[摘要]面向未来,北汽新能源将围绕三电核心技术、智能网联技术,打造全球化竞争的核心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尤其是“智能出行”概念的提出,汽车“智造”已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相互赋能、叠加演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新车的产品力、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体现在智能网联技术水平上,而新能源汽车正是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只有牢牢把握这两大时代主题,车企才能通过创新构建起引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郑刚认为,转型升级是一个自我革新的痛苦过程。技术能力的提升、发展模式的转变,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同时也要面对企业快速成长中的文化冲突、补短板等问题,还要在发展理念上进一步突破思想的藩篱。他说:“当企业做大之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对各类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些都是我们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据介绍,北汽新能源将通过一系列升级举措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产品升级。发布全新技术品牌“达尔文系统”,推进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打造高端品牌产品,并在三电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技术升级。在全球6国8地研发布局基础上,牵头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开放共享的技术合作,汇集行业顶尖科学家和专家学者,保持技术持续领先。


三是品质升级。引入国际化的质量管理专业人才,形成了科学完备的质量管控体系,并推出卓越质量管理模式,实施以提升感知质量为目标的全方位一体化管控。通过与国际公司的合资合作,实现实力进化,打造一流品质的产品。


四是服务升级。拓宽服务的阈值,在“产品+出行”“产品+能源管理”“产品+智慧城市”等领域不断深耕,目标成为一家世界级的绿色智能科技服务平台。


五是生态升级。实施“开放共享”战略,通过技术、研发、制造、资本、供应链、后市场等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共享,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行业内外的优势资源,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六是品牌升级。着力打造高端品牌ARCFOX,定位于追求极致性能与创新设计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基于模块化、通话的全新平台打造全家族化的产品矩阵,为广大用户带来满足消费升级、追究极致体验的智能科技产品。


面向未来,北汽新能源将围绕三电核心技术、智能网联技术,打造全球化竞争的核心优势。在电池系统技术方面,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的电池能量密度将提升至350kWh/kg,这意味着用户花同样的价钱可以驾驶更长的里程。未来,在零下40-60度的极端环境下也能看到北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身影。


在动力系统集成方面,北汽新能源自主开发一体化动力总成,提升产品的系统效率达93%以上,电机功率密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探索碳化硅材料在电机控制器上的应用,提高产品系统功率密度。


在智能网联方面,从2020年起,实现从云平台到5G应用,再到V2X以及智能交通的全面布局与应用。在自动驾驶方面,在2020年实现国内首个L2.5自动驾驶整车产品的量产,并与国际先进供应商合作开发,为L3、L4技术的导入奠定基础。


未来,北汽新能源将以全新纯电动整车平台、无人驾驶技术、大数据应用、智能充电、智慧出行服务等五大技术平台,加速产业升级,并实施以北京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产品研发等工程建设,推进北汽集团“引领2025战略”的落地。


在科技人才培育及高精尖产业培育方面,郑刚强调,在助力“科技之都”建设方面,北京市科委功不可没。“北京市科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加强了市科技系统外事工作建设,推进了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郑刚说。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朱栩霖)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