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以“新常态2020产业愿景与路线图”为年度主题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开幕。
近日,以“新常态2020产业愿景与路线图”为年度主题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开幕。以下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会成员、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发表讲话。
一、新能源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来自能源、环保以及空气污染等方面。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世界各国都在纷纷支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投入和支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目前整个世界都在致力于大力发展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电等方面的利用,目前所有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形成的能源形式都是以电力形式出现的,而且都具有非常分散、不稳定的格局。在这个基础上,新能源电动汽车恰好可以能够适应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点,另外最有效的利用就是可再生能源,甚至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种新的储能的手段。所以中央政府提出的发展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对于一个企业,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自于国家对油耗限制的规定,按照目前中国已经公布的政策,到2020年,第四阶段结束时,汽车平均油耗要达到每百公里五升。按照最近提出的在中国制造2025,到2025年要达到四升左右。但要达到这样一个油耗标准对于车企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大众公司,首先在欧洲大概60%-70%销售车辆采用柴油机,柴油机会带来15%甚至20%的节油效果,而在中国却没有实施这种方案。
中国市场近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消费者不仅喜欢大车,而且喜欢SUV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要求不断降低油耗,车型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可以看到发展新能源车是一个基本有效的手段,按照2020年百公里五升油耗的标准,一个基本主流市场的车商大概要规划7%-8%的新能源车才能满足这样一个目标。
中国政府很早就看到了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机遇。从2009年开始,国家大力实行了一系列的示范政策效应,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结合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中国必然在今后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以及消费国,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去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1到8月份应该已经达到了12万辆,今年或将达到20万辆左右,到今年年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33万辆左右,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目标是50万辆,达到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大众汽车作为全球领先汽车集团之一,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做了充分准备,尤其是得益于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的模块化生产战略,大众汽车集团可以迅速地满足市场对于各种车型,包括新能源车的需求。所谓的模块化战略,它的基本思路是把车内的各种零件和大的组成标准化、模块化,从而使得同一个零件、同一个模块可以用于不同的车型,或者在不同的车型里面来配置不同的零部件。目前整个集团的模块化战略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并生产。动力组采用汽油机,可以使用替代能源,例如乙醇、天然气等。
大众的战略有别于其他厂商,在现有的车型上配置相应的新能源汽车的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的组成。不同的模式各有优劣,大众可以保持相对的灵活性,应对各种市场的变化,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在中国制定完整新能源汽车战略,充分整合在全世界所有研发资源。在未来四到五年内,在中国市场投放大约15款新能源汽车,实现国产化。
二、私人充电桩缺乏政策支持和规范化流程
目前电动车对于厂商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是成本,第二是续航里程,第三是基础设施,这是目前发展电动车遇到的最大挑战。成本方面,每千瓦时200到250欧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是1500到2000多人民币。据有的研究机构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向,在充分实现量产以后,有可能在五年以后整个成本将降低到大概一半左右,这将给电动车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达到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
电动车续航里程一般在150公里到200公里左右,按照目前的预测,可能在今后五年内能够再开发出新一代燃料电池以后,续航里程提高到280公里,之后可以达到500公里。对于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瓶颈的认识比较充分。需要尽快打通瓶颈口,私人充电桩缺乏政策和规范,很大程度上阻碍电动车的发展,目前车桩比例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中国在制定目前的技术标准、规范等,应尽量参考其他国家的规范,最后达成开放的系统,国际化的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发展新能源车的社会成本,也会为未来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到其他市场带来便利条件。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许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