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国内车市复苏势头有望延续 新能源汽车或成增长新动力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5/11/21   浏览6962次   

[摘要]国内汽车销量自9月开始结束连续四个月同比下滑,出现复苏势头。10月在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下快速回暖。同时,SUV延续高增长势头,成为国内车市稳增长的持续推动力。

 

国内汽车销量自9月开始结束连续四个月同比下滑,出现复苏势头。10月在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下快速回暖。同时,SUV延续高增长势头,成为国内车市稳增长的持续推动力。

 

另外,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有望成为国内车市稳增长新动力。在政策刺激和结构调整作用下,国内车市的复苏势头有望延续。

 

政策助力稳增长

 

从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来看,10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8.87万辆和222.16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06%和11.79%;环比分别增长15.54%和9.72%。1-10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928.03万辆和1927.81万辆,产量同比累计增长0.02%,销量同比累计增长1.51%。

 

继9月份国内车市结束连续四个月的同比下滑,并出现回暖势头后,10月份继续大幅回暖。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由于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的比重接近70%,此项政策对国内车市的刺激作用不言而喻。

 

从乘用车上市公司公布的10月份产销快报看,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型占比较高的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上市公司显著受益。以长城汽车为例,10月份公司共销售汽车80292万辆,同比增长13.79%,增速较9月份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其中,主打1.5T的主力车型哈弗H6和哈弗H2的销量分别达到37541辆和16785辆,同比分别增长23.6%和43.73%。

 

车市快速回暖有望利好乘用车上市公司四季度业绩。今年第三季度,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乘用车企业业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1家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海马汽车、一汽轿车、*ST夏利、金杯汽车、悦达投资净利亏损,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力帆股份净利同比下滑。净利同比正增长的仅有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随着1.6升及以下乘用车的热销,乘用车上市公司四季度业绩有望重拾增势。

 

调结构成持续动力

 

除政策扶持外,国内汽车结构调整也成为车市稳增长基石,特别是SUV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乘用车销量乃至整个车市的快速复苏。同时,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未来有望成为国内车市增长新动力。

 

从10月SUV销售情况来看,10月SUV销售62.20万辆,环比增长9.80%,同比增长60.56%;1-10月,SUV销售470.62万辆,同比增长48.37%,均远远超出国内乘用车乃至整个车市的增速。同时,相对于北美等成熟的车市来看,国内SUV的占比仍然偏低,SUV持续高增长的势头有望得到延续,并将继续成为国内车市稳增长的最大动力。

 

同时,SUV也将助力国内自主品牌车企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今年1至10月,自主品牌SUV销售250.17万辆,同比增长82.0%,占SUV销售总量的53.2%,比上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从市场增速看,自主品牌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月数据显示,SUV销售前三甲全部被自主品牌所占据,分别为哈弗H6、宝骏560以及传祺GS4。

 

除SUV外,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的爆发式增长有望在未来成为国内车市稳增长新动力。据中汽协统计,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36494辆,销售34316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5.0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639辆和26193辆,同比分别增长6.5倍和9.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55辆和8123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

 

同时,1至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81225辆,销售171145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099辆和113810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126辆和57335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

 

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许江琴)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