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策效应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烈的影响作用,或是推动,或是阻碍,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对行业的理解和规划。
【导读】7月11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此前,全国多地已经相继发布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5月,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最高规格的环境保护会议,其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可想而知。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及时发出“行动计划”,积极响应中央政策。
多地出台相关政策
计划中明确指出: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中新能源车或清洁能源汽车比例达到80%以上。2020年底前,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2017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显示,至2017年末,公交运营车辆达1.75万辆,其中,国Ⅴ及以上标准和零排放车辆9885辆;运营出租车4.64万辆。
按计划要求,2020年以前,上海市将更换或新增约7500辆新能源公交车。
公报还显示,2017年的节能环保支出为224.6亿元,同比增加67%。
早在2013年的时候,上海市发布第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累计推广2万辆,2017年进一步加快推广。在公交、环卫、出租车等行业和政府机关率先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
除北京上海以外,全国多个省市也出台了相关行动计划,上海的一系列的新能源向好政策,和全国其他地方如出一辙。
北京市发布的《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也在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市科委、市交通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鼓励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继续抓好公交、环卫等行业及政府机关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作。加快加气站、充电站(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发展需求。2017年底,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力争达到20万辆。
广州、哈尔滨、长春、延边州等地也出台相关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相关方案,在公交、环卫、公务等领域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正在加大,随着清洁空气行动的逐步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也将愈发宽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41.2万辆,同比增长111.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31.3万辆,同比增长96.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售9.9万辆,同比增长181.6%。按照以往下半年市场走强的趋势,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突破100万辆。
行业进步明显加快
2017年9月,工信部正式公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的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对于2018年各汽车生产企业考核8%的新能源积分要求,让各大跨国OEM措手不及,四国汽车工业协会向中国政府部门写公开信请求延缓的事情就此发生。此后,各车企纷纷调整新能源产品战略。
奔驰和北汽携手共创新能源汽车品牌,宝马联姻长城制订电动汽车新战略,大众和江淮签署新能源战略合作框架意向,大型车企之间的联动,无疑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最快阶梯。
豪华车队伍也在往新能源产业入口靠拢,捷豹推出ipace纯电动超跑,保时捷Cayenne也用上了插电混动,宾利首款超豪华纯电动车Bentley EXP 12 Speed 6e concept即将面世...等等等等。
国内车企则纷纷推出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力产品。比亚迪的电动公交车已经远销全球,自不必说,旗下的秦、宋、唐等主打车型早已转型新能源动力系统;江淮汽车推出纯电动IEv6主力车型,也是其销量和销售额的主要来源。
甚至一直固守传统内燃机的马自达,也向新能源“妥协”了。在“Zoom-Zoom可持续发展战略2030”说明会上,马自达常务执行董事渡部宣彦透露,马自达计划在2020年内向中国市场投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对新能源车的质量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
《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等等政策的出台,给新能源汽车戴上了一个又一个紧箍咒。
补贴政策的改变,推动了车辆续航里程数的上升,也加速了低续航里程车辆的淘汰;;燃料电池标准更是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而投资管理规定则把造车企业拦在门外,杜绝了鱼龙混杂的产业局面的形成。
地方政策是驱动新能源汽车前进的小齿轮,响应着国家在大方向上的政策齿轮带动效应。随着产业的发展升级,政策效应将得到进一步凸显,势必在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带来更多益处。
(责任编辑:孜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