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马拉松+新能源,宝马演奏绿色出行“运动音符”

来源:车瞳   作者:综合报道   2018/11/8   浏览10854次   

[摘要]马拉松营销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

曾有调查显示,一个企业若想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投入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但通过赞助大型体育赛事,同样的投入却可以将1%的提升变成10%。


这也解释了为何各大车企如此钟爱体育营销,而以运动标杆著称的宝马,更是对体育营销乐此不疲。


宝马对体育营销的执着,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涉猎广泛。从高尔夫,到花样滑冰、帆船、击剑、马术……宝马都有涉及,而且长期坚守。



而今天说的马拉松赛事,早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宝马首款电动车BMW1602就担当了马拉松项目引导车,自此开启了宝马与马拉松近半个世纪的渊源。


不得不说,马拉松赛事与其它体育项目还是有些不同的,体现的不仅仅是持之以恒,不断突破自己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健康生活、绿色出行的象征。


这一形象与注重驾驶乐趣,兼顾低碳环保的宝马不谋而合,特别是以i3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所以我们看到,在厦门、成都、沈阳、兰州、上海五站城市的马拉松赛,使用的官方计时车都是宝马新能源车型。



而马拉松爱好者,又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基础的精英人士。他们热爱运动、注重环保、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恰恰正是宝马新能源车型的潜在客户。


统计数据现实,宝马在马拉松赛事上精准而持久的投入,对其产品和品牌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以2016年初的厦马为例,比赛日之后,领跑厦马的宝马i3的百度指数直线上升,宣传效果可见一斑。



在马拉松营销的持续影响下,宝马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也节节攀升。


2017年,宝马集团已经实现了在一年内交付超过1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2018年,这一数字有望提升到至14万辆。今年9月,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交付14,559台电动汽车,同比增长35%,再一次打破了宝马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纪录。


如果说马拉松营销为宝马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增长打响了第一枪,让更多潜在客户认识并了解这款产品。那么真正让用户决定购买的,是宝马的产品力。毫无疑问,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是领先于同级别豪华品牌的。


早在2014年,宝马就推出了极富未来感设计的插电混动超跑——i8,其设计和技术即使放到四年后的今天也值得称道,这也奠定了宝马i系列高端新能源车的定位。



如今,宝马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已经达到了6个车系(奔驰为2个车系,奥迪为3个车系),包括BMWi3、BMWi8、BMW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BMWX1插电式混合动力、BMWX5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BMW7系插电式混合动力。


其中,5系插混和X1插混,在今年9月分别售出了2032和878辆,是宝马新能源在国内的主力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各品牌的插电混动车型虽然越来越多,但即使减去补贴,也比汽油版车型高出不少。


而宝马5系530Le,配置和动力水平均略高于售价47.69万元的汽油版530Li领先型,售价却只比后者高出2.3万元,为49.99万元。如果算上补贴,二者的价格基本一致。倘若是在上海、杭州这些限牌城市,530Le将可以享受免费的新能源牌照,购车成本将比汽油版低不少。



与之类似,X1新能源的补贴后售价也基本与同配置的汽油版车型平齐,而且在豪华品牌紧凑型插电混动SUV领域,X1新能源是唯一的选择。

价格与燃油版基本持平,既环保又省油,部分城市还送牌,如何能不火?


除了性价比,宝马在用户体验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截至今年年底,宝马将在全国150多个城市建成8万个即时充电桩。而电动车大拿特斯拉,在中国建成的充电桩数目也还不到2000个。



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一方面得益于马拉松营销带来的宣传效应,另一方面则是自身实力的支撑。


在插电式混动拓展销量的同时,i3继续在纯电动领域攻城掠地,这款外观略显萌宠风格的产品,聚合了宝马当下最全面的环保技术,自莱比锡工厂制造环节开始,完全采用低碳技术(电力、水力),材料也是可回收材质,属于真正的产业链级低碳环保车型。


日前上海召开的进博会上,i3和i8再次成为全场吸睛焦点,引领当下新能源潮流。2周后的上海马拉松,i3很有可能会再次成为官方服务车,与众多跑者共同征战上马。



更积极的消息是,宝马X3的纯电动车型iX3,2020年即将在中国投产,并将面向全球销售。未来5年,将会有更多新能源产品引入中国,将宝马“在中国、为全球”的口号落在实处。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王月娇)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