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频道

奇瑞召回8000多辆电动车 “一路狂奔”的新能源汽车暗藏隐忧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综合报道   2019/2/26   浏览19414次   

[摘要]近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0月26日生产的瑞虎3xe纯电动汽车,共计8580辆。

近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0月26日生产的瑞虎3xe纯电动汽车,共计8580辆。


据悉,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差速器后悬置支架与副车架的连接螺栓可能出现松动,加速时底盘出现异响,极端工况下松动的连接螺栓可能脱落,导致后悬置连同差速器整体位置下沉,连接在差速器两端的半轴发生窜动,造成半轴传动失效和车辆行驶中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事实上,随着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增长,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也创新高,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全年共召回新能源车辆135751辆,新能源汽车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业内人士就产品召回等问题致电致函奇瑞汽车方面,但未获回复。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分析认为,奇瑞瑞虎是从传统燃油车过渡到新能源车的,只是把发动机换成了电池,所以奇瑞还需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产品安全存隐患


据奇瑞控股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5万辆,在产品布局上,目前旗下共有新能源车型5款,涉及4个细分市场,包括微型电动汽车奇瑞eQ1、轿车艾瑞泽5纯电、艾瑞泽7插电混动、MPV开瑞K60和SUV瑞虎3x纯电。


日前,奇瑞汽车因车辆质量问题召回的是瑞虎3xe纯电动汽车。据搜狐汽车大数据显示,奇瑞瑞虎3xe2018年销量为1.03万辆。


对于此次召回的新能源汽车,奇瑞方面公开表示,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将后悬置支架螺栓易松动部位与副车架总成焊接为固定连接,以消除安全隐患,并对焊接部位给予终身免费质保。


事实上,奇瑞新能源早在2014年时便实现了盈利,是少数能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但目前奇瑞新能源的盈利主力仅有EQ系列。


在2018年上半年,奇瑞新能源表现突出,销量达到3.33万辆,同比增长258.7%,其中EQ系列就占了1.87万辆的销量。瑞虎和艾瑞泽的销量虽然可观,但短期内还无法成为奇瑞新能源的价值主力。


任万付表示,奇瑞新能源EQ系列很早就上市了,而且价格不高,可以说是低价占领市场,“目前都想盈利,而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放在产品的打磨上,产品销量有了,盈利自然来了。对于车企来说,产品上市前还是要进行多次试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另外,也要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页上显示出,近半年来,这已经是奇瑞汽车进行的第二次召回。在2018年9月27日,奇瑞汽车也曾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11月1日起召回旗云系列车型、奇瑞A5、东方之子和瑞麒车型,共计175834辆。


行业内部藏隐忧


事实上,不止奇瑞新能源,其他车企也屡屡曝出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粗略统计,2018年,纯电动汽车的召回涉及多家车企,包括江淮汽车、众泰汽车、北汽新能源等。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所公布的召回信息显示,2018年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累计达到135751辆。其中,北汽新能源累计召回69358辆,众泰汽车累计召回31338辆,比亚迪(腾势)累计召回10064辆,特斯拉累计召回8905辆,江淮汽车累计召回4248辆,路虎中国累计召回3406辆,华晨宝马累计召回2001辆。召回原因包括高田气囊问题和制动助力真空泵失效等,以及典型的电池问题等。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召回,新能源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目前为止,电动车仍存在很多痛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电池续航问题。虽然很多车企都在宣传自己的电池续航能力有多强大,但也有不少存在夸大的情况。另外,充电时间长、充电桩特别少、换电池费用高等问题也屡遭消费者吐槽。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起火也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据了解,2018年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发生40余起,市场监管总局已组织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启动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10起,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火灾事故现场调查5次,督促相关生产企业实施召回5次。其中,召回涉及5个企业24个车型的3.56万缺陷车辆,缺陷原因多为电控和机械故障。


在任万付看来,目前一些问题是避免不了的,新能源领域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新行业,也没什么经验可借鉴,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企业一定要在产品安全性上多下功夫,产品上市前多试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或和支持其观点。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所有解释权。


(责任编辑:左佳)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