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车型 企业 产品 导购 测评 展会 视频 数据 专题 采购 代理 直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聚焦

德系车企全面发力电动化,会冲击自主领先优势吗?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2019/10/29   浏览10492次   

[摘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起步较早,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技术进步迅速,产品发展良好,尤其是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和智能驾驶方面,不少企业已经掌握核心技术,产品本身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汽车电动化的潮流席卷全球,由此可见一斑,德系汽车品牌在中国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其全面转向电动化,对方兴未艾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新的考验。”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厚君表示。

 

德系品牌开始全面转向

 

众多德系车企发布的新车中,高端品牌车企表现突出。奥迪带来了全新的Trail Quattro纯电动越野概念车型,其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未来奥迪车型也将使用全新MEB电动化平台生产;宝马集团带来了BMWVisionM NEXT概念车,并首次展示了BMW i Hydrogen NEXT氢燃料电池概念车;奔驰则带来了VISION EQS概念车和EQV量产车,其在车展上共发布的11款新车中,电动车型就占到6款,另外还有两款48V微混车型。

 

车顶配备无人机,据说功能之一是野外照明,如此不凡的奥迪Trail Quattro纯电动越野车,外观上既有超前的科技元素,也少不了奥迪家族的设计语言,在车长4150mm、宽2150mm、高1670mm的紧凑尺寸下,配置22英寸轮毂。其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20kW,最大扭矩为1000N?m,同时配装智能恒时四轮驱动系统,提供优异的性能。考虑到车型定位,该车刻意将极速设定在130km/h。一般路况下,续驶里程可以达到400500km,而行驶于颠簸或低摩擦等越野路况下,仍可保有250km的续驶里程。

 

被誉为奔驰品牌豪华电动汽车新标杆的VISION EQS概念车,定位高端,设计吸睛。其车头采用大面积的封闭式格栅,内有可发光的奔驰三叉星标识和蓝色矩阵式光点进行点缀,看起来科幻感十足。动力系统方面,VISION EQS配有前后双电机,电池则集成在车辆地板中。这辆车的输出功率超过350kW,最大扭矩约760N?mVISION EQS可在4.5s内完成0100km/h加速。该车的标准工况续驶里程可达700km。使用350kW的充电桩,可以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将电池充至80%总电量。

 

从上述车型传来的明确信号是,德系车企由此前固守燃油汽车,开始全面向电动汽车技术路径转变。虽然到目前为止舆论对电动、混动、氢燃料电池等不同发展路径持有开放态度,但主流车企仍然坚持当前先要走好电动汽车之路,因为毕竟氢燃料电池尚不如电动化的产业链更为接近成熟。宝马集团董事彼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马尽管正在联合丰田汽车共同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但已经决定提前两年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新的目标,到2021年向全球客户交付100万辆电动汽车。

 

“近来,全球汽车市场不振,汽车产业面临严峻考验,德系及更多车企巨头纷纷寻找电动化等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谋求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宏文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德系在内的一些跨国品牌车企技术基础雄厚,综合实力强大,在汽车电动化的国际竞争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自主品牌需稳固领先优势

 

事实上,业界都比较清楚的是,当国外企业还在犹豫要不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而且只是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两款车型“试水”的时候,中国以电动汽车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产品数量和市场销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电动汽车领域的“顶梁柱”。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起步较早,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技术进步迅速,产品发展良好,尤其是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和智能驾驶方面,不少企业已经掌握核心技术,产品本身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同时,在价格方面,补贴后的价格对于消费者尚且可以接受,此外,经过几年的市场投放,产品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也使新能源汽车获得了有规模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018年,即使遭遇多年不遇的车市滑坡,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成为中流砥柱。当年,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超过125万辆,其中乘用车约为100万辆,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的电动汽车,占全球比例达62.5%。

 

中国在汽车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不仅仅表现在整车上,在整个产业链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包括在电动汽车“三电”之一的动力电池。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是中国的宁德时代,既造电动汽车、也做动力电池的比亚迪,也进入了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三名之列。

 

在充电桩的建设上,截至2018年底,中国内地的充电桩保有量达到了77.7万台,其中公共桩达到了30万台。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美国的公共桩数量为5.4万台,虽然在所有国家中位列第二名,但在这方面与中国有明显差距。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中国为了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社会各界付出的努力。

 

“中国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应该是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业内专家表示。由此形成的推动力,使得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未来中外车企角力将成主旋律

 

目前,随着汽车电动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来自德系品牌为主的国外车企全面转向电动化的趋势,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德系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已经在客观上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多发生在自主车企之间不同,在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外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近来,在汽车电动化方面,大众汽车集团将会投入约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1亿元)来实现新能源车型的量产。近40款新能源车除了大部分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落户之外,还会有部分将由其在华的第三家合作伙伴江淮汽车生产。同时,未来大众绝大部分的新能源车型都会基于MEB纯电动平台打造,大众计划在中国市场投放电动汽车150万辆,全球则是300万辆。

 

在电池方面,大众汽车也在不断加码。虽然目前采购了中国的宁德时代、韩国的SKILG化学以及三星SDI的动力电池,但是从长远考虑,为了减少对外部电池供应商的依赖,大众汽车已经决定投资近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共同建立电池生产工厂,并将电池视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德系的奔驰、宝马、奥迪等车企也在加快部署电动汽车计划。与同样在电动化方面迈开步伐的日、美系不同,德系汽车在华深耕多年,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口碑,且全面电动化后德系产品全方位占据高、中、低端,车型也十分丰富,且有能力迅速实现量产。所以,德系车企的全面电动化,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较大的冲击。

 

事实表明,不仅是德国的整车企业,而且也包括博世、采埃孚等欧洲大型零部件企业,在汽车电动化方面都已在全面部署,加强技术储备,在相关产品上更是有所突破和重点发展。在电动车核心的电机和电控领域,博世和大陆的高压集成系统和电机系统已经非常先进,这意味着至少从设计的角度,德国在成本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方面,也是十分强势的。

 

与此同时,在相辅相成的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博世的强势也体现在向智能化拓展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业务实现7%的增长,达到4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987亿元),而当年全球同领域业务的平均增速仅为2.8%。博世在今年年初预计,2019年仅驾驶员辅助系统能为博世带来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的销售额。

 

目前在中国国内企业中,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水平与欧美相对接近,但是,在一些核心技术,如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等方面仍然有一定差距。IGBT是电动汽车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目前日美欧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尚无人撼动。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在IGBT等核心技术原始创新上有所突破,一味依赖技术集成方式,不仅将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将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专家认为,面对特斯拉入华、国外相关技术飞速发展等国际竞争新形势,留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窗口期”时间已经不多。因此,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从逐步减少补贴到走向完全市场化,一定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快转型,把产品质量搞上来,把价格降下去,才能打开属于自己的市场。

 


(责任编辑:杨阳)


电动汽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汽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