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治疗电动车车主们续航焦虑的“药方”来了。据央视财经报道,随着充电桩技术的快速迭代,如今,就充电桩而言,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充满一台容量为100KWh电动车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在逐步落地过程中。
治疗电动车车主们续航焦虑的“药方”来了。
据央视财经报道,随着充电桩技术的快速迭代,如今,就充电桩而言,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充满一台容量为100KWh电动车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在逐步落地过程中。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报道截图
对于即将到来的快充技术,不少网友充满期待,纷纷留言表示:“明天就去买电动车。”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事实上,目前主流快充桩的功率为120KW,其充满一辆电池容量为100KWh的纯电动车,一般耗时40分钟到60分钟之间。如果开长途遇到客流高峰需要排队充电,就容易出现等候充电时间过长的情况,这也是不少电动车主对驾驶电动车长途出行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而“10分钟快充技术”的核心是提高了充电桩充电功率。深圳某充电桩生产企业副总工程师范峰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最新的技术可以做到600KW,在电池允许这么大充电功率的前提下,5~10分钟即可充满一辆电动车。”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截图
事实上,高压快充技术对车圈而言并不是全新的概念。2019年,保时捷的Taycan全球首次推出800V高电压电气架构,搭载800V直流快充系统并支持350KW大功率快充。进入2021年后,高压快充路线更成为全球多家主机厂的“香饽饽”,现代起亚、奥迪、玛莎拉蒂等国际巨头先后发布800V快充技术,比亚迪、长城、广汽、小鹏等国内车企也相继推出推800V快充方案。
图片来源:保时捷官网截图
5月7日上市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即将上市的小鹏汽车全新SUV G9和长城旗下的沙龙汽车首款车型机甲龙均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极狐汽车方面表示,阿尔法S全新HI版采用800V高压量产车平台,充电功率最高187KW,10分钟即可补充近200km的续航里程,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15分钟。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与加大电池容量,大幅增加电动车成本和重量的方式相比,高压快充不但可以解决充电慢问题和里程焦虑,还可以降低整车成本。在高压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可以匹配的前提下,充电5分钟续航500km,就可满足用户快速补能需求。”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电动产品线副总裁彭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安信证券预计,2021~2025年,国内高电压平台车型销量分别约为7、31、73、148、300万辆。2022~2025年,高电压平台车辆同比增速分别为335.4%、137.7%、101.8%、102.3%。
尽管高压快充技术正逐步推广落地,但当前我国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总体数量和分布布局仍有不小提升空间。也有网友对高压快充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就算充电速度达得到这么快,充电桩数量跟不上依旧‘白搭’。”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至2022年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310.9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123.2万台,私人充电桩187.7万台。
作为参考,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为891.5万辆。这也意味着当前我国车桩比大致为2.87:1,距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车桩比1:1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图片来源:中国充电联盟
事实上,想要如网友所愿,大规模推广800V快充技术并不容易,其中成本和现有设施改造是首要解决的难题。与现行400V充电平台相比,800V高压平台需要在桩端重新对充电枪、线、直流接触器和熔丝等进行选型,在车端也需要对高压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电驱、OBC(车载充电器)、PTC(电加热器)、空调、高压连接器等重新选型。
“中端及以上的车型比较适合800V大功率充电,低端车由于出行场景局限、对成本更为敏感、电池容量较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不适合推行800V大功率充电。”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翔飞认为。
同时,与换电技术路线类似,800V高压快充也面临着标准统一的问题。目前被国际上广泛接受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技术一共有3种系统,4种接口:日本CHAdeMO充电系统和接口,国标GB/T充电系统和接口,欧美CCS充电系统与美国的CCS1和欧洲CCS2接口。若想向下一代技术路线发展,标准统一势在必行。
此外,电网侧同样面临改造问题。当前公共直流充电桩功率多为30~60KW,即便如此,多车同时充电时,都可能达到电网容量阈值上限,部分车主反映的“多车同时充电时充电时间变长”就是这种情况。因此,未来如果想要大规模推广800V高压充电技术,电网增容问题必须纳入考量。
“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00~2500万辆的时候。假设10%的车辆在同一时段进行快充,对电网的要求就会非常之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建立激励政策,加大针对高压快充先进技术开发、核心器件国产化应用的支持力度。逐步催熟产业链,解决日益严峻的供应安全问题。同时,加快完善大功率高压快充车上和车下的标准体系建设。”对于未来高压快充,彭鹏建议道。
(责任编辑:朱肖莉)